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黑车乘客不作证才是正常伦理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09-11-18 10:56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钓鱼”执法的全面曝光让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颜面扫地。在有关部门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纠正对孙中界、张军两位受冤司机的违法处理后,上海交通执法部门随之开展了一场打击“黑车”联合执法行动。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尽管这场行动声势浩大,却似乎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近日,面对记者的采访,交通执法部门的有关人士道出苦衷,“主要是‘黑车’的乘客不愿意作证。”

  “黑车”乘客不愿意为交通执法部门提供证据,这让执法部门大伤脑筋。但是,在一个正常的人际交往环境中,乘客其实没有义务分辨他所乘坐的车究竟是“黑车”还是“白车”,他所要求的只是司机将他安全送到目的地,而乘客所必须承担的责任是按他与司机谈妥的价钱付费,这符合市场经济社会中常见的等价交换原则。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黑车”司机的营运没有得到政府的许可,因此在执法部门那里,这是一种违法行为。但是,在乘客看来,“黑车”司机为自己解决了出行困难,向其付费是天经地义的,如果要向交通执法部门举证司机收费,这实际上超出了等价交换的市场原则,更是陷乘客于不义,将使乘客承受巨大的道德负担,违背了正常社会伦理中的人际交往原则。

  在以往因“钓鱼”执法产生的行政诉讼中,作为证人的“倒钩”少有到法庭上对质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是这些“倒钩”以及站在他们身后的公权力没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社会伦理的拷问。在有关部门推行“钓鱼”执法的过程中,那些充当“倒钩”角色的人,被包装成“有正义感的社会人士”。但是,正义的前提,应该是符合社会上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认知,判断一件事是否正义,政府的意志并不是最重要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才是唯一标准。

  社会伦理是人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它不像法律那样要求人们必须无条件地遵守,不可逾越一丝一毫。对于一个正常的、和谐的社会来说,遵守伦理与遵守法律一样重要,法律的天平在法庭,伦理的天平在世道人心,法律规定的只是底线,伦理才是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高出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社会秩序固然需要法律来维护,但一个社会如果仅有法律而伦理缺失,那么,这个社会必定是低级形态的、人人自危的社会。很显然,有关部门把打击“黑车”的希望寄托在乘客作证上,是与世道人心背道而驰的。因此,有关部门现在要做的不是继续将这种做法发扬光大,而是要放弃这种违背公序良俗的执法方式,让社会人际交往,哪怕是陌生人之间的交往能够回归到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的伦理秩序上。这样做,或许会增加打击“黑车”的难度,但是,却维护了社会必须具备的伦理秩序,从根本上说也是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的。

  不言而喻,任何城市、任何地方,对“黑车”都应依法打击,绝不允许其存在。但是,在打击“黑车”的同时,我们也应思考一下:“黑车”为何横行?怎么能从根本上根治?我们看到,上海在此次打击“黑车”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同时正在努力建立城市边缘地区的公共交通,开设了一些诸如社区巴士之类的短线交通,给市民出行提供了一定的方便,我们不妨将其看作是由“黑车”倒逼出来的一种效果,这也正是市场竞争所产生的积极效果。因此,对于城市公共交通的管理部门来说,更重要的还在于应该切实改变执法理念,运用市场竞争的手段来维持良好的公共交通环境。这里说的“良好”,不仅仅是指消灭“黑车”,而且应该立足于让每一个出行者都能够方便、廉价地坐上他们需要的交通工具,当这样的秩序真正建立起来的时候,所谓“黑车”也就自动从市场竞争的领域中退出去了。 (周俊生时事评论员)

 
 编辑:朱羽喆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