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友与自己分手,他迁怒他人
6月2日,指挥部正面接触了嫌疑人马某,同时邀请了专家对其心理测试。在证据面前,嫌疑人马某交代了为报复他人实施纵火的事实:
2006年,马某与小琴结识、同居,几年来以夫妻名义面对邻里亲朋。两人没有固定收入,日子过得比较拮据,也时常拌嘴,但他并没在意。后来,小琴结识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媒婆李大姐,还做了异姓姐妹。马某对李大姐也不错,还多次请李大姐吃饭。有一次,马某无意中发现,李大姐在劝说小琴与他分手,还说要给小琴介绍条件好的男人。此后,马某便对李大姐耿耿于怀。
今年春节后,小琴与马某吵架回了娘家,提出分手,并断绝了与马某的联系。马某把小琴与自己分手的原因都归咎到李大姐身上,“要是李大姐不从中挑拨,小琴肯定不会走!”
小琴走后,马某时常酗酒。酒后,马某对李大姐的恨也越来越深,总想找机会发泄一下。
有一天深夜,马某酒后在路边解手,随手用打火机点燃了柴草垛,看着大火,马某忽然觉得心里很舒畅。从此,马某每次酗酒都带着打火机四处溜达,找机会纵火,他先后在西山居民区附近纵火3次。
今年5月15日晚,马某酒后决定教训一下李大姐,在16日凌晨1时许,带着打火机、报纸、桦树皮等,准备在李大姐家木板棚子纵火。因担心左侧邻居家狗叫引人注意,他就来到李大姐家右侧隔两家居民的一处松木柴火堆,点燃后逃窜回家。回到了家,他又拨打了119报警,还曾到火灾现场观看。
马某被抓,延边州森林公安局依法对其刑拘。昨日,涉嫌纵火的马某被检察机关依法提起诉讼。(记者李志刚)
新闻链接
报复:低情绪智力下的极端调节办法
看到马某的这个案件,编辑想起今年3月24日本报的《相对副刊》栏目,主持人安欣根据新闻事件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新闻人物报复行为的心理发展历程,跟这个稿件有很多相似之处。大家不妨找找报纸重读一下,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挫败心理引发报复冲动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受辱、遭拒、被排斥后,心生怨恨,就会萌生报复的念头。它是人类一种独特的补偿心理:“既然你曾经让我蒙受损失或者生气受苦,那么你也别想过好。”
自卑偏执影响情感宣泄
出于人性本能,任何人在怨恨产生后,都会萌发报复念头。而有强烈报复心的人则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念头,他们的性格往往有如下特点:一、低自尊,遇挫就容易自卑;二、思想偏执,思维爱走极端,与人发生摩擦时,不知道用恰当的方式化解,好赌气;三、不喜欢与人交往、不善表达情感、不善于与人沟通。如果他心底有勇气坚持自己的话,他完全可以当场说出自己为什么感到不满,甚至可以直接与当事人大吵一架。
情绪智力决定心境状态
对于形成的情绪管理方式,我们还是有办法改变的,但既然习惯的形成是日积月累的,要想把它“优化”,也不是一朝一夕的。
你可以学着多用温和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感觉。例如告诉对方你是因为什么在生气,你本来希望对方用怎样的态度来回应你。有时候愤怒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彼此间的期望存在偏差,而真诚温和的沟通则会把这些偏差变为理解。 (来源:新文化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