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二炮导弹载车。
“深埋部署”两全其美
分析人士认为,牢固而隐蔽的“地下长城”是中国保存“二次核打击”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中国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如何确保最低威慑数量的洲际导弹在躲过敌方攻击后仍能成功发射,并成功穿透敌导弹防御体系,将核弹头投掷到选定目标,就成为中国二炮最重要的任务。
《亚太防务》称,尽管美国和俄罗斯的陆基洲际导弹更偏爱廉价的公路机动发射方式,导弹平时由运输/起竖/发射三用车载运实施公路机动,但这类导弹往往自身定位仪器相对简单,发射前准备时间也比较仓促,因此导弹发射后的打击精度明显低于从固定发射阵地发射的导弹,如俄罗斯白杨-M洲际导弹从井下发射时的命中精度约260米,但是在公路机动时则增至450米。而将机动发射的安全性和固定发射的准确性融为一体的“深埋部署”方式,则成为中国二炮部队的选择。据美国“全球安全”网站介绍,所谓“深埋部署”,就是平时为战略核导弹开凿深达数百米的“地下之家”,导弹能在地下完成所有战备活动,战时可依托地下网状走廊,由轨道车或重型拖车运送导弹、设备和人员至固定地点就位发射,而这一切仅从地面上观察无法发现。
美国战略专家推测,中国二炮部队最重要的地下导弹阵地可能位于华北某山区,内部隧道总长达5000余公里,战略弹道导弹能在这座“地下迷宫”中机动部署,并从数百座真假混杂的地下发射井群中发射。据西方专家推算,该核反击工程“最外层有1000米深的泥土覆盖,这还不包括任何人工加固层”,“导弹发射时,一般不是在洞内发射的,是要拉出洞口的……,所有发射点都是固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