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11时,西安育英小学旁,卖书皮的小摊被学生和家长团团围住,不管是纸书皮还是塑料书皮销量都很好。
昨日中小学学生开始报到,沉寂了一个寒假,卖文具的小店生意也开始火爆起来,由于店面小,店主甚至在门前搭起简易“柜台”。记者董国梁摄影报道
据新华社电
和学生们无忧无虑的快乐返校相比,教学质量成了广大学生家长特别是外来务工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
在西安市电子城八七七子校门口,记者见到了前来送孩子报到的几位学生家长,他们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初一年级学生吕迪鑫的妈妈薛晓霞说,八七七子校去年从民办转为公办后,只要出具务工证、暂住证、户籍证明、转学证等证明,学生就可以随务工父母就近上学,“一年下来,免除的进校费、插班费等费用就有1500元左右,和以前民办时相比,费用确实低了很多。”
薛晓霞说,现在家长的负担减轻了一些,但教学质量能不能得到保证就成为像她这样的很多外来务工学生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来这所学校送孩子的学生家长大多是来西安务工的人员,因为这里的收费相对较低。你看看,在这里接送孩子的都是两轮电动车,而教学质量好的学校门口停的都是四轮汽车。”
一位正在上六年级的学生家长曲娟说,现在一些好的学校的进校费还是很高,“我儿子今年就要上初一了,要想进好的学校,除去考试成绩,还要交几万元的进校费。谁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进最好的学校,但这样的费用对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确实是一笔很大的投入。”
谈起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薛晓霞说,和城里相比,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要差些,“我们还是愿意自己的孩子到城里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