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包括大中小学生已经遗忘了学雷锋日,西安市社科院研究员张永春认为,这并不奇怪。“由于我们文化的多元化造成偶像的多元化,现在的中小学生不了解上世纪60年代的偶像是很正常的,这更加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宣传。”
他说,以前我们光知道雷锋艰苦朴素穿补丁衣服,其实雷锋也是一个时髦的青年,也有皮夹克、毛料裤和皮鞋,还省出钱买了手表。学习雷锋精神要与时俱进,要提倡岗位学雷锋,爱岗敬业助人为乐,把雷锋精神融化在自己365天的工作岗位中。
明天就是3月5日,如果你在这一天有特别的计划和行动,请于今日与本报联系,将自己的学雷锋故事与大家一起分享,热线电话:88880000。
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愿做革命的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
很多人都记得这首学雷锋的歌曲,但有多少人还惦记着学雷锋做好事?
3月5日是什么日子?昨日,本报记者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项街头随机调查,调查样本30个,涉及不同年龄层的不同人群。调查显示,约4成的受访者不知道3月5日是什么日子,其中包括一年级小学生、二三十岁的大学生和白领一族,而6成多受访者知道是学雷锋日。对于学雷锋日的具体活动,答案如出一辙,几乎都是打扫卫生。
7岁娃不知学雷锋是什么
年龄段:7-10岁
代表人物:席嘉呈
10岁的四年级小学生席嘉呈说,老师讲过3月5日是学雷锋日,记忆里,二年级的时候老师组织学雷锋活动,他在小区帮老人擦过玻璃。
被问到3月5日是什么日子,7岁的一年级小学生孙若雯躲在爷爷身后,羞涩地摇摇头。爷爷说孩子年龄太小了,没接受过那样的教育。
大学生称不啃老也是学雷锋
年龄段:20-30岁
代表人物:方方,在读研究生“3月5日是什么日子?”“不知道……真的记不起来了。”记者提示了许久,方方才想起这一天是学雷锋日。他说,小学的时候应该学过雷锋,就是去哪儿打扫卫生,具体地方忘记了。上大学以后,没见学校组织过活动,也慢慢遗忘了这个日子。
方方说,学雷锋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事情,社会发展了,需要新的时代偶像。作为80后,学习、就业、生活压力一重接一重,每一个大学生都能自强自立,管好自己,遵守社会公共道德,不做啃老一族,不给社会增添负担,就是学雷锋了。
刻意学雷锋没有意义
年龄段:30-40岁
代表人物:高亭,出租车司机
对于学雷锋,高亭说:“干我们这一行,经常学雷锋,捡东西送还失主是常事,有时候碰到挡车挡到目的地没钱付车费的乘客,我们见人家确实有难处,也就当学雷锋了。”记忆里,高亭说,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过学雷锋,也就是打扫教室、校园之类的活动。“固定3月5日学雷锋没必要,刻意地学雷锋就没有意义了。”
想帮别人 又怕给自己惹事
年龄段:40-50岁代表人物:马颜,事业单位职工怎么看待学雷锋日?41岁的马颜觉得虽然现在社会和单位都不太重视这个日子了,但雷锋精神还是值得提倡。“不过,助人为乐有时很难,不是做这件事情本身很难,而是做了后果不可预料。”马颜说,有人看到老人摔倒在地不敢扶,因为扶了后可能会被子女认为自己把老人撞倒,反而惹来麻烦。
学雷锋更多是做好本职工作
年龄段:50-60岁
代表人物:崔卫东,公交干部
学雷锋是什么?崔卫东说,学雷锋是在提倡一种精神,是一种品德,不管社会发展到哪一阶段,都离不开人们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在他看来,学雷锋更多地是从一点一滴做起,做好本职工作,体现雷锋的螺丝钉精神。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段晓宁 李琳 张莉 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