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视线
自主招生何去何从 高考改革走向何方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新华网  2010-03-07 19:00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两会开幕前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正式向社会公布,提出了多元录取的高考改革方案。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种种迹象是否意味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步伐将加快?自主招生如何避免“暗箱操作”?会否造成新的不公平?未来自主招生会不会取代统一高考?近年来备受争议的高校自主招生,成为正在此间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争议一:“中学校长推荐制”是否成功?

  【焦点】北京大学去年实行“中学校长推荐制”引发强烈反响,最终并未出现偏才、怪才“脱颖而出”的局面。一些网络调查显示,约70%的人表示反对,还有部分公众呼吁恢复“裸考”。到底是要分数还是“去分数”,自主招生面临两难处境。

  【观点一】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代表:复旦大学从2006年起开展本科招生的自主选拔,且不受分数线和招生比例限制。参加面试的学生要提供高中3年各科成绩、两封推荐信、证明能力的各类成果等,就是要为特殊人才提供一条分数标准之外的通道。“现在关键是有的高校把自主招生的‘经’念歪了,参加自主招生改革的目的变成了‘抢高分生源’,出发点明显不对。”

  【观点二】山东烟台二中教师郝翠娟代表:目前条件下,只有分数才是最公平的。综合评价的标准过于模糊,我们学校推荐的优秀学生最终连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资格都没有,去咨询高校也没有清晰的解释。在目前环境下,自主招生标准还缺乏公信力。

  【观点三】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师大副校长葛剑平委员:自主招生特别是“中学校长推荐制”要与高考有所区别,真正招到奇才和专才。如果招到的都是分数高手,还不如让他们参加全国统考。但是,录取标准很难统一,现在的高中环境和培养制度还难以培养出特长生。

  【点评】从纲要征求意见稿看,完善高考招生制度是一个重点,在考试内容和形式方面将着重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一方向将引导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根基。下一步的着力点应是解决综合素质评价公信力问题。

  争议二:自主招生能否避免“暗箱操作”?

  【焦点】由于自主招生缺少科学的刚性标准,一些群众质疑是否存在“腐败空间”,如何避免“暗箱操作”也是个难题。

  【观点一】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民族中学副校长宋文新代表:高校的自主招生报考条件、录取程序、结果都不够透明,有的高校自主招生取消了笔试,却没有清晰的选拔标准。公众最大的担心就是会滋生腐败,影响公平。

  【观点二】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代表:大多数中学校长在推荐的时候是信得过的,虽然也有些人钻空子,寻找操作空间,但只是极少数,大多数校长不会拿学校声誉开玩笑。

  【观点】葛剑平委员: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自主招生体制,因为学校和校长有公信力,已成为招生的主流手段。但我们条件还不成熟,自主招生只能成为招生制度的一个很小的部分,不宜推广。

  【点评】自主招生诚信问题,涉及高校和中学两个重要主体。就高校而言,应尽快建立透明的自主招生科学评价标准和违规处罚办法。就中学而言,应尽快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诚信监督办法,让自主招生在阳光下运行。

 [1] [2] 下一页
 
 编辑:李斌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微博: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图片新闻
纽约笨贼钻通风口行窃被卡住 差点掉进油锅(图)
纽约笨贼钻通风口行窃被卡住 差点掉进油锅(图)
美女肚兜秀惹人眼
美女肚兜秀惹人眼
大S公开与汪小菲婚照
大S公开与汪小菲婚照
世界上那些最给力床铺
世界上那些最给力床铺
陈光标暴力行善引争议
陈光标暴力行善引争议
多国攻击利比亚装备盘点
多国攻击利比亚装备盘点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武汉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试题涉及性幻想   10-01-25 15:48
·六所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测试科目引热议   10-01-25 13:21
·清华自主招生面试题被批 老子和孔子打架你帮谁?   10-01-20 08:41
·南大自主招生考试作文题另类 考生教授都被绕晕   10-01-18 10:42
·清华等5所高校举行自主招生联考(组图)   10-01-17 17:05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