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半年的实习,张婷基本掌握了担粪的技巧。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她知道自己的人生路该怎么走,不愿当啃老族
按照刚刚签订的劳动协议,张婷将在这条小巷里担着粪桶往返三年
遇到张婷的路人总是匆匆地从她身旁跑过
近20天来,“山东”、“大学生”、“副局长”和“掏粪工”几个看似没有联系的字眼,经过不同的组合之后,成为全国公众关注的热词:在孔圣人故乡的泰山脚下,6名刚从大学毕业两三年的80后被提拔为副局长、副院长,官方回应公众疑问的解释是“为了留住人才”。而在150公里之外的省城济南,5名大学毕业生从391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挖茅坑的掏粪工。
掏大粪的女大学生
3月4日早六点半,天刚亮,身材娇小的张婷就担着粪桶来到了甸柳庄。如果不是肩上挑的扁担、晃荡在前后的粪桶、手里的粪勺和手上宽大的帆布手套,身着便装的张婷几乎和身旁匆匆而过的女子没有什么区别。
甸柳庄是位于济南市东二环的一个城中村,庄里小楼林立。庄里有多少个院子,就有多少个化粪池。
318号是小巷深处的一幢四层小楼,张婷揭开狭小过道边的盖子,露出的就是这户人家的化粪池。张婷似乎已经是轻车熟路,双手将长长粪勺提出的时候,她努力地不用眼睛看,也能准确倒进旁边的桶里。
慢慢地两只桶都盛了多半桶,她就用扁担担起,两手小心翼翼地扶着扁担,慢慢走到街口外大路上的运输车前,左手下压的同时右手上提,右边的粪桶就齐胸高出了汽车后轮,站在车上的师傅卢爱章单手熟练接过,回身倒进粪罐,接着,张婷微一转身一使劲,左边的粪桶就又上了粪车。
看到张婷晃晃悠悠担着粪桶再次走进小巷,卢爱章有点心疼刚刚收下的这个女徒弟。“我们这行干久了,大多都是阴阳膀子”,卢是清运班的班长,师徒二人每天早上6点就开始工作,为的是趁居民没外出前入户清理。他所在的清运四队共四部运粪车,28个人分四个班,每天要清运大约20吨的粪便。“20年前5口之家的小平房,现在变成了50口甚至上百口的小楼房,平时租客很多,春节很多人都回家过年,所以现在粪池里粪便还不算多。”卢爱章毕竟有经验也有体力,只是将桶放进化粪池,使劲用长勺一摁,然后满桶的粪水就拎了上来,两只桶往肩上一挑,一手扶着扁担,一手甩开了就迈起大步。
念不好书,掏大粪也没资格
3月3日,济南5名大学生掏粪工正式签约拜师,分别来自济南大学、沈阳建筑科技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政法大学的3男2女,四人本科、一人大专学历,其中两名还是党员,5人是从391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的。
3月2日,毕业于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土木工程、会计、工商管理和法学专业的莘莘学子们,高调与济南市城管局城肥二处签订聘用协议。按照协议规定,他们至少要在粪便清除工岗位上干三年。
23岁的张婷是5名大学生掏粪工里唯一的大专生,但却以笔试成绩第七、面试成绩第一,而名列综合总成绩第一。记者在济南市环卫局(招聘时城肥二处的主管上级是环卫局,之后城肥二处划归到了城管局)了解到,在去年的招考中,第六名赵学超以落后第五名邢鸿雁0.85分而与“掏粪”无缘。除了两名自动弃权者外,其余384名报考者均在“掏粪工”招考中落榜。
收了大学生徒弟,让卢爱章感觉不一样。他有时教训儿子说,以前别人指着我们的背影讲,念不好书将来就去掏大粪;以后念不到前5名,连掏大粪也没有资格。
记者了解到,济南“掏粪工”的招考始于2009年6月初,当时隶属于济南市环卫局的城肥清运管理二处对外招聘5名粪便清除工,也就是俗称的“掏粪工”。到报名截止,最终有391人报名,其中包括1名研究生,而笔试中拔得头筹的,是山东师范大学前学生会主席、担任过奥运会火炬护跑手的优秀大学生黄建勋,只是后来他放弃接下来的面试机会,选择了读研。
谢华是城肥二处负责人事工作的政务科科长,他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儿子因为从体育学院毕业,笔试成绩没有进入前15名,根本就没能有机会进入面试。
公众对大学生为何争当掏粪工百思不得其解时,济南当地一位官员给出了一个疑似标准答案:掏粪虽然很臭,但事业编制却很香,至于“大学生争当掏粪工是打破了传统的就业观念”的说法最好姑妄听之。
谢华坦承,城肥二处此次所招考的5名大学生掏粪工均系事业编制工人,每月的工资在2300元左右。“环卫和城建系统很多孩子都盯着这个岗位,根本就不愁招不到掏粪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