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中国贪官平均潜伏期为3-8年 善于伪装手段隐蔽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2010-03-09 16:23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安徽省原副省长何闽旭,在1991年至2006年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或者非法收受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841万余元。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平步青云的仕途,直至当上安徽省副省长1年后,才因一些群众的不懈举报而案发。

  由于潜伏期越来越长,贪官可以非常从容地处理贪得的财物。不少潜伏贪官为自己做好了暴露后的准备——将赃款转移海外。

  如福建省原工商局局长周金伙涉案金额高达亿元,2006年6月案发后他逃往境外。中国银行黑龙江河松街支行原行长高山涉案金额超过10亿元,他把大量的资金转移到境外多个私人账户上去;黑龙江省石油公司原总经理刘佐卿,非法向国外转移资金达1亿元之多,然后携带一家8口逃到国外……

  一系列潜伏贪官潜逃,致使国家财产严重流失,造成巨大损失。目前能找到的2001年公布的一个数据显示,“中国贪官还有4000余人携50多亿元潜逃在外”,许多媒体估计现在的情况已远远超出这个数额,问题更加严重。

  贪官潜伏还使反腐斗争更加艰巨。潜伏越久,越早之前的贪腐行为将越难被人察觉,同时贪官有充裕的时间来销匿证据、掩盖贪腐行径。这对日后的侦查取证都带来很大难度。

  贪官狡诈并非不露痕迹

  贪官能长期潜伏,既有主观的伪装技巧和腐败隐蔽的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而一些贪官的伪装术的确麻痹了民众和监督机关。

  福建省连江县原县委书记黄金高就是个中高手。2004年,他在人民网发表的文章《防弹衣为何穿了6年》引起轰动。文中他说自己在反腐中顶着无数压力,“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查处腐败”,以至于不得不6年穿着防弹衣抵御随时可能的袭击,被称为“穿着防弹衣的反腐英雄”……然而时隔不久,黄金高就被查出在1993年至2004年担任各种领导期间,受贿合计人民币500多万元。黄金高着实忽悠了广大民众一把。

  而四川省原交通厅厅长刘中山多次把前来行贿者轰出大门,一时传为佳话。但他与副厅长等三人合谋,仅一项就贪腐1000万元。此外还有被称为“大侠”的“慈善贪官”穆新成,曾经的“打黑英雄”文强,“明星市长”许宗衡等,他们都曾身披光环,是许多人印象中的好官能吏。

  网上有句流行语:“带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它可能是鸟人。”此话正符合伪装贪官。

  不论贪官如何狡猾地潜伏,雪上鸿泥,雁过留痕,既是贪官,就其表象特征,必有种种贪迹可循。

  贪官奢侈、挥霍无度。1998年,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一身名牌被香港媒体质疑,记者粗略一算,少说也得几万港元,而当时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收入是多少?事实证明,那位记者的猜测是有根据的,慕绥新被查出受贿661万元。去年被广泛关注的南京市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戴几万元的名表,抽上百元一包的香烟,明显与身份收入不符,被网友揭露后,相关部门迅速查出了其受贿100万元的犯罪事实。

  作风腐化,生活糜烂。作风不正、私生活混乱当然也是潜伏者难以遮掩的特征。曾有专家统计出,被查处的贪官中95%都有情妇。重庆市委原宣传部部长张宗海长期在五星级饭店包房,带女性去过夜,还公开其选择情妇的三大标准:大学生,漂亮,未婚。湖北天门市原市委书记张二江被“两规”后,供述了自己曾同107名女性发生过不正当性关系。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被“两规”后,被曝不仅包养情妇,还涉及港澳黑社会问题。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一些落马贪官的贪腐行为并非密不透风,其防线也不是天衣无缝,从大量的举报信上可见一斑。如河北省原省委书记程维高屡遭举报,在当地名声很坏,甚至中央有关部门也获悉了,他不但未被查处,反而使举报者蒙冤入狱8年;叶树养贪腐20年也是举报不断……

  潜伏贪官缘何难倒,相关部门值得警醒。

 
 编辑:朱羽喆 来源: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分享到微博: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图片新闻
纽约笨贼钻通风口行窃被卡住 差点掉进油锅(图)
纽约笨贼钻通风口行窃被卡住 差点掉进油锅(图)
美女肚兜秀惹人眼
美女肚兜秀惹人眼
大S公开与汪小菲婚照
大S公开与汪小菲婚照
世界上那些最给力床铺
世界上那些最给力床铺
陈光标暴力行善引争议
陈光标暴力行善引争议
多国攻击利比亚装备盘点
多国攻击利比亚装备盘点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