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两会”盛宴,媒体总喜欢在会前预测热点话题,而在两会期间则进行盘点。今年盘点的结果,人们发现房价和收入差距成为最大热点的同时,另有一些热点却意外“失宠”,连多年高居榜首的“反腐败”也成为“冰点”话题。(3月10日《南方日报》)
反腐败话题不热,我觉得有这样几种原因。
第一,由于两会的报告突出民生,而收入差距和房价又几乎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更多的人关注这些新的热点是正常的。毕竟这些热点比起腐败,与每个人的利益关系更加直接,而腐败虽然也损害公众的利益,但相对而言,还是间接的。因此,把与自己直接利益相关的事项放在前列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第二,反腐败从来就是公众关注的热点,已经连续三年居于公众关注的榜首。因此,对于这个问题,讨论相当充分,甚至是公众要想再说出新的意见都很难。
第三,公众对腐败的关注已经从抽象的权力制约渗透到权力腐败的各个领域和形式。事实上,反腐败不仅是一个原则,而是具体的对权力的监督,公众所关注的房价、收入差距、拆迁等热点话题,其实背后都有腐败问题,是腐败向各个领域渗透的表现。
第四,会议热点的形成还与会议本身的因素有关。从会内看,代表委员来自各个方面,反腐败问题就可能为占相当比例的官员所忌讳,而房价问题则可以引起除房产商之外的全体人员的共鸣,所以其热度上升就不奇怪。同时,两会的热点也与媒体和采访记者的设置有关,可以说,大多数媒体和记者都把看点设置在民生问题上。
由此观之,反腐败话题的变冷未必说明腐败形势的好转,更不能说明我们可以不再关注反腐败。对于这个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依然松懈不得,麻痹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