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7时22分,20岁的曹乐乐被埋54小时后获救,创造了生命奇迹 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10日,山体大面积坍塌 本报记者 董国梁 摄
【更多详细报道】
昨日上午7时30分左右,最后3名被埋压者被找到,其中20岁男子曹乐乐被埋54小时后奇迹生还。
3月10日凌晨1时30分左右,子洲县双湖峪镇双湖峪村石沟发生山体滑坡,44人被埋。昨日上午,搜救工作结束。44名被埋者全部找到,其中27人遇难。
搜救人员听到呼救声
据榆林市武警支队支队长郭正江介绍,3月12日早晨7时许,现场搜救人员听到一个男子的呼救声,遂发现有3个人被压在一个楼板坍塌处,陕西省武警总队榆林市支队在第一时间展开救援。
呼救的正是曹乐乐,他神志还算清楚,睁着眼睛。郭正江让他把眼睛闭上,放宽心,“我们这么多人在这里,你不要害怕,一定会救你出来!”曹乐乐说自己快挨不住了。郭正江给他递过去一瓶水。
一家三口被埋两人遇难
大约过了20分钟,搜救人员从楼板坍塌处抱出一名年轻女子,她是曹乐乐的妹妹。接着抱出了曹乐乐,到7时30分,曹乐乐的母亲被抱出。
曹乐乐被抬出来时尚能说话,他说的是“我得救了!”而他妹妹,一直没有声音。子洲县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迅速将兄妹俩送上救护车,运往医院抢救。
这一家三口是子洲县双湖峪镇曹家沟村人,母亲叫杨秀萍,41岁,发现时已经遇难;儿子曹乐乐,1990年出生,辍学在家;女儿曹艳艳,今年18岁,在子洲实验中学念初三,在事故中遇难;父亲在府谷一家煤矿打工,逃过一劫。
这一家人去年花了6万元钱,在石沟买了两间房。
医院外有群众赶来看望
9时许,子洲县人民医院门外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大家都是听说有人生还赶来看望的。由于医院大门有警察把守,很多人无法进去,只能在大门外议论着,期盼能有好消息。
记者在医院住院部一楼,看到医护人员神情严肃,行色匆匆。在特需病房外,聚集了几名曹乐乐一家的亲戚,哭得泪流满面。
10时许,子洲县宣传部门在住院部一楼向等在这里的记者们发布了一条简短的消息:3月12日上午7时30分,子洲县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最后3名被埋压人员被找到,其中曹乐乐存活,目前神志清醒,生命体征明显。
10分钟后,本报记者被允许进入特需病房,曹乐乐躺在病床上,身上插满管子。他睁着眼睛,经历了这样一场灾难,长时间的惊恐和没有进食,让他看上去非常疲惫、非常憔悴。
目前,曹乐乐生命体征稳定,但尚未脱离生命危险。市、县两级医疗专家正在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做好随时紧急抢救的准备。
幸存者讲述
别怕,会有人来救我们!
3月11日上午11时许,子洲县人民医院住院部5楼3病室。69岁的张明富鼻孔插着呼吸机说,当时家里只有他和两个孙女。3月10日大约凌晨一点半左右,他突然听到窑洞顶部“轰隆隆”巨响,当时,他感觉可能出事了,紧接着,窑洞顶部就出现咔嚓声,黑暗中他感觉半个窑洞都坍塌了。
黑暗中传来大孙女张润润的呼喊声:“爷爷,咱们快跑!”“太黑了,不要乱动,靠近炕角等着。”张明富大声吩咐。此时,房间内已弥漫着泥土味,他赶紧将被子一把拉过来,挡住两个孙女。“别怕,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的。”张明富安慰着两个孙女,轰隆隆的声音持续了令人恐惧的一段时间,渐渐平静。
又过了大半个钟头,张明富隐约听到窑洞外有铲土的声音,有人在说话,好像是在商量从哪里打开洞救人。他们焦急地等待着,凌晨2时30分,靠近西边的窑洞中部,被人砸了一个洞,外面有人打着手电照射进来。张明富急忙大声呼救,“快,先救我的两个孙女,她们两个年龄还小。”
这祖孙3人就这样被附近村民和救援人员救出,迅速送往医院。所幸的是大孙女张润润没有受伤,张明富和二孙女张萍萍鼻孔里全是灰尘、泥土,喘不上气,头晕目眩。
“我们算是很幸运的了,那么多人丢了性命。”张明富说。
一个村庄的葬礼
9口棺材带走3个家庭
3月11日下午,来自三串口乡新安庄村的村民刘庆文正搀扶着一位哭得几近晕厥的老太太,他们的面前,摆放着9口棺材。
棺材是黄色的,上边刻着大大的“禄”字或“寿”字。然而,棺材里的人最年幼的只有10岁,最年长的80岁。其中一位妇女还怀着9个月的身孕,即将出世的胎儿就这样跟着母亲走了。
刘庆文说,遇难者都是他们村子里的人。这个总共只有200来名村民的新安庄村,在3月10日这一天骤然少了9人。他们分别是43岁的李三平和母亲贺秀兰、妻子刘三娃、儿子李润强;李三平的四弟李保平和儿子李笑;还有新安庄村民赵宁和妻子高改贤、儿子赵英龙。
村民说,赵宁一家是在3月9日下午刚从县城其他地方搬过来的,当晚就遭遇了山体滑坡,一家人全部遇难。
3个家庭9个生命的突然离去,让小小的新安庄村一下子陷入震惊、悲痛和忙乱中。3月11日下午3时许,在该村村干部的带领下,村民们拉回了9副棺材。稍作停留,便将棺材运往山顶入土掩埋。全村老少都赶了过来,大伙儿都按照当地民俗在胸前系了一条红布缕,张罗着这场村子里有史以来最为凄惨的葬礼。
男女老少都红着眼睛,这里成了泪水浸泡的村庄。
事故调查
灾害点坡体结构疏松
国土资源部派出有关专家组成应急调查组,联合陕西省国土资源厅的专家在现场进行了应急调查和指导抢险救灾工作。
据调查组认定,本次崩塌灾害是一起自然成因的整体性座落式大型黄土崩塌地质灾害。引发此次灾害的原因主要是灾害点坡体结构疏松,在降水、重力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岩土体失稳崩塌。另外,近期陕北地区气温变化较大,融雪渗水等导致冰雪融水沿黄土孔隙及落水洞下渗,增加土体重量,降低土体强度,软化土质结构,诱发了坡体崩塌。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薛振宇 采写
专题:陕西子洲发生山体滑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