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华商报讯(记者 段晓宁)学奥数,上名校,这是大部分家长的想法。昨日上午,雁塔区教育局局长赵之光来本报接听热线,一位家长打进电话称她的孩子就在高新一所名校上学,孩子太辛苦了。家长泣不成声地说:“求求局长,一定要从根本上给我们的孩子们减轻负担。”
“求求局长,救救现在的孩子”
哪位家长心甘情愿让孩子去学奥数?九成家长都会回答:被现实逼的。为什么让孩子上奥数?就是为了上名校。家住东郊的一位家长说,她的孩子在铁五小上学,从二年级开始一直给孩子报的奥数班,“我就是想让孩子上铁一中,周围的孩子都在铁一中上”。
学奥数,找门路,上“名校”,才能成才,这是很多家长的思维定式。昨日上午,家长孙女士打进电话,讲述了她的孩子在高新一“名校”的痛苦上学过程。“孩子考上名校就像孙悟空戴上了金箍,零点之前没睡过觉,太痛苦了。”孙女士说,女儿今年上初三,每周要上六天半的课。“我孩子一测身体,严重营养不良,就跟火柴棍一样。”孙女士哽咽着说。
孙女士说,前一阵全球地震频发,孩子有一天突然说“为什么西安不地震?我就不用再写这么多作业了”。“求求局长,救救现在的孩子,他们压力太大了。不要再给孩子负担了。”孙女士泣不成声。
“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上名校”
“所谓的名校,教学质量真的那么高吗?”家长陈先生说,西安这么多名校都是民办学校,可以光明正大地在全市范围内择优,本身这些学校的生源就是全市拔尖,别的学校就无法比。
“附中的子弟才能代表这些学校的真正教学质量。”雁塔区教育局有关人员说。记者也了解到,碑林区教育局正在努力建立这样一套机制,针对名校里的每一个学生单元,这个学生中考成绩多少排名多少,到高考的时候再看这个学生的发展,看这个个体到底进步了多少。“现在所谓的名校都是在讲一个总体,其实名校和普通学校的起点就不一样。”
“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好教育,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上名校。”雁塔区教育局局长赵之光表示,家长想让孩子上好学校,心情都可以理解。
“若教育资源均衡就不会择校”
家长们除了谈论奥数的问题外,另一个关注度较高的就是择校了。“若教育资源均衡就不会择校,我们也不会这么费劲地让孩子去上奥数。”一位家长表示。
赵之光说,家长想择校,没有错;优质学校想择优,也没有错。只不过目前的教育现状无法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才会使家长有这么多的怨气。
造成择校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我们只能保证每个孩子有学上,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上好学”;其次是一些学校的违规招生,家长的盲目择校。因此,要解决好择校的问题,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根本和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