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大旱,一边是沙尘暴:由于西南地区降水持续偏少,目前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省区市正遭受着严重的特大干旱;而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北等北方多个省区则出现了沙尘天气,局地还遭遇了强沙尘暴袭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唐诗在这个沙尘暴天气里来吟咏,真的是感慨万千,如今是“忽如一夜黄颜涂,千车万车蒙尘埃”。看看汽车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上以及每一寸土地上又蒙上了多少尘土?
沙尘暴的大规模出现,大约也就是六七年的时间,在这之前,我们还拥有美丽的蓝天以及澄彻的水源。然而,不经意间,美丽的乡村消失,洁净的蓝天不再。在一些大城市,即便没有沙尘暴,人们的肺也早已经成为“吸尘器”,何况,当沙尘暴刮遍大半个中国之时?作为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每一个人来说,又有什么选择呢?
城市在硬化,道路是硬的,楼房是高耸的,几十层的楼盘比比皆是,连土生土长的中国小草也没有了生存的空间。过去还有蝉鸣,现在城市的天空下,甚至连蝉鸣也成了一种奢侈品,这到底是哪门子硬化呀?仰望天宇,不知今夕何夕?假如李白他老人家再世,眼见得这沙尘暴天气,不知道他还能否邀来更多的明月光?
由铺天盖地的沙尘暴感受西南的干旱,即便沙尘暴来得再猛烈些,我们也应当满足于有水的幸福,毕竟我们不需要凿井取水,我们也没有遭遇到贵州有人专程到省城洗澡那样的窘境。至于乡村老百姓,他们甚至根本没有洗澡的奢望,只需要一碗解渴的水。干死鱼遍湖,泥土龟裂,十几米甚至也打不到水,滴水贵如油,在西南干旱地区成为了严酷现实,如此巨大规模的干旱,又情何以堪?
我们究竟能为干旱地区做点什么?拿出汶川地震抗震的力量与精神是不是已经到了最急需的时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以举国之力帮助西南地区抗旱是否就是一种当务之急?
有网友说急需一种“拉云”的技术,那恐怕只是一种浪漫的幻想,拿一只大手播撒及时雨,也只能是一种科幻小说。当然拿两双巨大的手去堵沙尘暴,也是一种白日做梦。那么,针对天灾,我们真的就只有束手无策了吗?退田还湖,封山育林,保留湿地,都是向环境索取之后的弥补,不过这种弥补对比于对环境的破坏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在中国浩浩荡荡现代化的进程中,在保护环境这一课上来说,我们再也不能表现得连“学龄前”都不配。 李振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