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孩走在干涸的农田里——3月19日摄于云南砚山县阿猛镇水塘村大榔树组
小鸟在牛草料里找点水喝。在干旱的水塘村大榔树组,一些村民取到水后舍不得喝,先给牛饮。
浙滇黔三地媒体亲历西南大旱
特派记者 冯志刚 摄 影韩丹发自云南砚山县阿猛镇
位于群山顶峰、海拔1800米的云南砚山县阿猛镇水塘村大榔树组,即使在有雨水的年份,也常遭遇干旱,被称为云南最干旱的村落。
3月18日,本报记者历时7小时攀登到只有87户村民的大榔树组,探访旱灾下的村民生活。
因缺水,那里的村民一周洗一次脸、洗一次碗筷。因为担心村民生活困难,村支书曾哭劝村民下山谋生路。
最珍贵的礼物就是水
除了山还是山。山山相连,峰峰相接是砚山县阿猛镇的地理慨貌。
阿猛镇地处广西和云南两省三县交界处的边缘地带,是一个苗族、壮族、白族等少数民族聚集的乡镇。和众多住在山脚下的村落不同,大榔树组居民简陋的黑瓦土房都修建在山顶,稀稀落落散布着。
87户居民中,50户为苗族,37户为白族。因距离阿猛镇40公里,且不通公路,当地政府的“爱心水”一度无法送到这里。断水20多天后,村领导徒步半天来到镇里汇报灾情,方才引起重视。
3月18日是水塘村村支书李少中的母亲50岁生日,李少中的大姐夫用牛车拉了100公斤的水给岳母祝寿。因送水有功,大姐夫被安排坐了上席。李少中为表示对大姐夫的感激之情,特意敬了一杯酒。
“现在谁家办红白喜事,送水是最珍贵的礼物”。大榔树组小组长李振勇这样说。
关注:西南大旱持续 云南700人多村落靠拉水车吃水(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