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进展
卫生部专家组入晋“协助”
昨日,记者从卫生部官网了解到,由卫生部派出的8人专家组已于日前抵达山西,协助指导当地开展调查工作。不过,也有人质疑,卫生部调查组为何不是主导,而是协助。
据分析,针对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事件调查将主要集中在几方面:对报道涉及的所有患儿逐一进行排查;是否存在高温疫苗;目前山西省疫苗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如何;近年来当地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如何;与以往相比,当地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是否存在异常等。目前,患儿排查工作还在进行中,进一步的结果有待更深入的调查分析。
不过,也有人提出,此事与山西省的下属部门省疾控中心有直接牵连,山西省自己组成的调查组是否需要避嫌,而卫生部调查组为何不是主导,而是指导、协助?
在昨天的山西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欲就此问题提问,但因新闻发布会时间过短而无果。
新闻幕后
上访家属被要求“别搞小动作”
昨日上午,山西省信访局约见了“问题疫苗”孩子的部分家属,详细了解了有关孩子得病的情况,收取了材料。此前,部分家属不满山西省卫生厅对媒体发布的调查结果,曾经到山西省卫生厅门口表示抗议,并一度下跪。
山西省信访局一位张姓副局长告诉家属,山西省信访局将敞开大门接待前来反映疫苗问题的孩子家长。
据参加了信访接待的家属介绍,在前天下午他们就接到了山西省信访局的电话,约他们第二天早上见面。有家属称,信访局希望他们不要在路上搞那些小动作,对山西形象不好。
据了解,信访局工作人员告诉家属,他们是受山西省政府的委托接待他们的,此前已经召开了三四天紧急会议。
新闻纵深
举报人对疫苗事件提七点质疑
坚持实名举报的陈涛安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疫苗门”提出了七点质疑。
●问题一:
卫生部门为何不报警?
让陈涛安不解的是,卫生部门为什么不公布和北京华卫时代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关系?“华卫公司招摇撞骗,假称卫生部企业,卫生部门为什么至今不报警?”
●问题二:
每年数百万疫苗标签是谁贴的?
从2006年至2007年下半年近两年的时间里,山西全省统一使用贴了“山西疾控专用”字样的标签疫苗,标签上还有“CDC”、“HW”等字母。“疫苗上的标签是否合法,依据是什么?这些标签谁组织印刷,谁组织管理,谁负责统计?标签的寓意是什么呢,是不是官商结合呢?贴标签的人员构成、谁来贴,有多少人贴?怎么培训的?”
●问题三:
疫苗公司化合作的合法依据是什么?
陈涛安表示,山西省卫生厅2008年的一个文件称,山西省疾控中心和华卫公司的合作,符合有关规定,而且还使山西第二类疫苗供应充足,疫苗价格低于有些省份,使群众受益。“那么,说这个合作合法的依据是什么?使山西人民受益的依据又是什么?”
●问题四:
2008年的检测如何证明2006年和2007年疫苗合格?
陈涛安表示,2008年11月的检测,如何证明2006年和2007年的疫苗是合格的?如果当时抽检疫苗合格,只能证明2008年的疫苗合格,而不能证明前两年的疫苗也是合格的。“卫生部门的鉴定怎么能够超越时空呢?”
●问题五:
为何不找举报人调查?
尽管山西“疫苗门”迷雾重重,陈涛安称,至今,仍然没有相关部门来找他了解情况,对种种疑问展开调查。
●问题六:
疫苗高温保存只会降低效果?
对于高温暴露疫苗的后果,山西省疾控中心有人士称,“一般来讲,如果疫苗长期在高温条件下保存,对预防疾病的效果会有所降低。”
陈涛安对这一说法提出了质疑。“高温暴露疫苗只会导致疫苗降低效果,不会导致变质,它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问题七:
家长为何缺席专家鉴定?
此外,在对王鹏程、莉莉(化名)等孩子的情况做鉴定时,他们的家长王明亮、高径等人都没有参加,“这么重要的鉴定,家长却缺席了,卫生部门只是让一些专家召开鉴定会。”陈涛安质疑。
本组稿件据中新社、《健康报》、《现代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