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亚讲述去年登记入住宾馆后,被警察“请”去尿检的经历。
胡亚不知何时才能除去身份信息里的黑锅。
界石镇金鹅14社社长赵平曾去派出所证明胡亚的清白。
重庆晚报3月25日报道 她是个清清白白的女子,却突然被告知成了吸毒贩毒人员,让她8年来背负了沉重心理负担。
明明是被冤枉的,为何一直更改不了?这一切令她和家人很不解。
在巴南区大江邮政储蓄所工作的28岁胡亚,一直有个心结:不敢出示身份证。“我的身份证上有不良记录。”这个原因,让胡亚顾虑重重。
胡亚说的“不良记录”,不是常人理解的诸如不按时还钱等信用污点那么简单,而是两个时常触痛她神经的“大帽子”——吸毒人员、违法犯罪人员。
胡亚现在的工种,是储蓄所前台工作人员。昨日,正在上班的胡亚脸色红润,思维正常,没有一点异样。身体检查和经历都证明:胡亚一直都是个健康、守法的公民。她还生了一个健康的小孩。
自己因“吸毒贩毒人员”受影响,是2009年7月3日,那个令胡亚记忆犹新的晚上。那段时间,胡亚正在应聘目前供职的大江邮政储蓄所岗位。所有符合条件的应聘人员,都被统一安排在渝中区大礼堂附近一家宾馆,接受培训。
“晚上9点过,宾馆所在地接到派出所打来的电话,问我是不是吸毒贩毒人员,要我去派出所一趟。”胡亚说,当时,一名室友听到这个消息,大惊失色:“什么,你吸毒?”
为证实自己清白,在半信半疑的室友和单位领队陪同下,胡亚前往派出所,经过多次尿检,反复核证,最终确定她根本没有吸毒。
单位最终相信了胡亚的清白,胡亚上了班。
后来,胡亚得知,这个插曲源于自己入住宾馆时提供的身份证,派出所根据身份证上显示的记录找到她。在她的身份信息上,清晰记录着她是个吸毒人员,还有违法犯罪记录。
通过户籍所在地巴南区界石派出所查询,胡亚了解到,8年前自己的身份信息被一个叫文某的人冒用。令胡亚和胡家人难受的是,他们就此事向当地警方反映过多次,但这些不良记录一直没有取消。
蒙冤过程很简单
胡亚的邻居文某因吸毒、贩毒被捕后,冒用了胡亚的名,警方据此将错误信息记载在公安部的网站上。
昭雪程序很复杂
由派出所提交材料给辖区公安分局,分局上报市公安局,最后由市局上报公安部,得到批准后才能更改。
为了摘掉吸毒贩毒的“帽子”,8年来胡亚和家人一趟趟地跑当地派出所,却屡屡落空。“讨一个清白”成了胡亚和她59岁父亲的终极梦想。
邻居冒用身份惹事端
派出所称改不了
冒用胡亚身份信息的文某,是和胡亚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居。
我国的合法居民,身份、户籍信息均在公安网站上有记载。登录相关网站,输入公民姓名和身份证等信息,即可查询。
电脑上显示的胡亚身份信息,“吸毒人员”、“违法犯罪人员”两栏,都被打上“√”。继续点击该页面“违法犯罪人员”字样,跳出来的另一个页面详细显示:2002年2月,她因为贩卖毒品被捕。
两个页面左上角均有当事人的登记照。两张照片上的人头像,一个是胡亚,一个是文某。
“你看,这是文某,根本不是我们家二妹,两张照片根本不是同一个人!”昨日,在巴南区界石派出所,再次看到这些信息时,胡亚的父亲胡国伦忍不住情绪激动起来。
文家和胡家同院,都住在巴南区界石镇公平金鹅14社。文某的信息是怎么记录到胡亚头上,又是谁记录的?
负责查询信息的界石派出所工作人员称,按照相关程序,应该是文某被捕后,提供了胡亚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警方查询发现身份信息真实有效,就将这一信息登记上网。该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是谁完成的最初登记,而且“现在这个记录已经到了上面分局,我们派出所改不了”,因而,建议胡父到分局再作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