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云南半坡村取水点干枯5个月 村民翻山2公里背水喝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南方日报  2010-03-25 13:37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半坡村村民集体出动背水。杨映波赵永峰摄

  村里唯一的水沟去年10月就干枯了,45户人家只能辗转去10多公里外的水库拉水;干旱加剧,他们每天必须翻过山头,到两公里外的村口,背回外界送来的水……

  这是南方报业东线报道组在云南宣威市热水镇半坡村看到的场景。昨日,报道小组来到海拔2300米的云南东北部苗乡。这里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经济欠发达,百年一遇的大旱使得苗寨人民生活更加困难。

  翻山背水要走1小时

  哪里受灾最严重?在提前获知宣威市的初步情况后,南方报业东线报道组马不停蹄朝着这个目标进发。报道组一路驱车来到距离曲靖市约100公里的宣威市,然后直奔热水镇半坡村。

  一路上山路蜿蜒,车轮碾过尘土飞扬,从镇上到村里本来才10公里的路程却走了40分钟。16时10分左右,报道组终于抵达目的地。

  刚到村口,记者发现,身着苗族服装的20多位妇女正坐在树下。“她们在等着背水”,热水镇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时,一辆装有20多桶水的货车到达村口。

  65岁的苗族大娘王金义在等水队伍中年纪最长。一桶水,足有50斤重,她过去抱住桶,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她才把桶从车上卸下来。然后,她把水放在旁边的小坡地上,用绳子穿过桶把进行简单捆扎后便蹲下准备背。她双手试图托起桶底,但人却站立不起来。最后还是在旁人的帮助下才成功。

  王金义告诉记者,村里唯一的小水塘从去年9月就没有水了。为了这一桶水,她要翻过100米左右高的山顶才能到家。“我家离这里有4里路,背回去要1个小时。”

  为了解决村里的饮水问题,热水镇从2月4日便开始送水进村。“往年最多只要送水一个月,今年已经快两个月了!”热水镇负责人说。

  缺水不得不贱卖牲口

  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在村旁山腰的一棵大树下发现一个小水沟,这就是村民赖以生活的取水点。村民们叫它为“大塘子”,但它并不大,沟底最深处离外延壁也就1米高多一些。

  在沟底旁边,一个少年正在拿瓢舀水,但由于水量太少,他舀完一瓢后要等好一会才能舀到第二瓢。桶里的水极其浑浊,“用来喂牲口”,他告诉记者。

  “怎么没有打井?”面对记者疑问,山坡村上一级的格依村副支书傅正斌苦笑着回答说,“这里海拔高,地质特殊,没人打井。今年我们还试了一次,打了2米深都只有一点点水,后来就放弃了。”

  水源不足,半坡村不少村民不得不贱卖牲口,“我家5只羊都卖掉了,只卖了1000多元,以前可以卖到2000多元的!”杨凤刚告诉记者,自1月份开始,干旱加重,很多人开始卖羊、猪,这使得价格变得特别低。

  全村唯一水源为何是个小水沟?

  “从我记事起就知道,我们就是到大塘子去取水。”32岁的杨凤刚回忆,而他的上一辈也是如此。刚开始水还够用,但随着村里的人越来越多,大塘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了。

  “怎么不挖深加固?”全村45户171人仅仅依靠一个小水沟,记者十分不解。

  “没有水泥,没有资金来源!”杨凤刚说。

  “怎么不建一个大一点的水塘?”“这里土质不行,水一冲就会变成沼泽!”

  “村里经济条件太差”,杨凤刚告诉记者,由于高海拔、气候凉,半坡村不能种植烟叶等经济作物。同时村四周被山环绕,交通不便。村民只能种植苞谷、洋芋等作物,基本维持生存;经济来源则主要靠采摘草药、松子卖到镇上。

  “已向上面反映过”

  怎么解决饮水问题是摆在半坡村面前最大的问题。杨凤刚表示,由于没有经济来源,村里只能向外界求助。村领导已多次向上级反映情况,但还是没有得以解决。

  据他分析,要想彻底解决问题,需要做到:一,把大塘子挖深挖宽,用石头、水泥和混凝土加固,同时装上水管,把水送到各家各户;二,每家修建水窖。要打一个20(立)方以上储水能力好的水窖。

  “有了大的水塘,就能蓄更多的水了;每家建了大一点的水窖,储水也多了。这样就可以基本保证了。”杨凤刚说,但修塘铺管投入至少要17万元,修建一个水窖要花4000元以上。

  非生产性水利工程难获资金

  据热水镇负责人介绍,镇里对小水利工程建设每年投入的资金支持为2000多万元,其中主要投在沟渠管网工程和对小水窖补助。其中,小水窖的补贴从2003年的500元/口上升到1500元/口。

  事实上,有着中国烤烟第一大镇之称的热水镇并不缺钱。2009年,其财政收入就有3000多万元,但由于乡镇级财政基本是“吃饭财政”,没有太多剩余,因而对基础建设也是有心无力。

  据了解,该镇的水利建设投入经费主要是来自烟草部门。“烟草对水利的投入,要考虑是不是具有生产性,就是看能不能方便烟叶的种植。”热水镇负责人透露。

  而像半坡村这样自然条件艰苦的自然村在热水镇并不少,由于山高气温低不利于烟叶种植,因此要想获得烟草部门的资金支持十分困难;此外,由于村民自有资金十分有限,半坡村连获得1500元补贴的机会都没有,“工程要修好了才能拿到补助”。

  针对半坡村的饮水困难,该负责人表示,正在想办法解决,“争取申请到国家专项资金”。同时,随着各级政府逐渐加大对旱情的重视,热水镇也希望国家和省市政府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南方报业报道小组黄应来韩海阔杨映波赵永峰发自云南宣威

 
 编辑:李斌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微博: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图片新闻
纽约笨贼钻通风口行窃被卡住 差点掉进油锅(图)
纽约笨贼钻通风口行窃被卡住 差点掉进油锅(图)
美女肚兜秀惹人眼
美女肚兜秀惹人眼
大S公开与汪小菲婚照
大S公开与汪小菲婚照
世界上那些最给力床铺
世界上那些最给力床铺
陈光标暴力行善引争议
陈光标暴力行善引争议
多国攻击利比亚装备盘点
多国攻击利比亚装备盘点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贵州特重旱区晴隆县等268天 盼来首场雨水   10-03-25 13:36
·四川盆地旱情大为缓解 攀西或将旱到5月中下旬   10-03-25 13:34
·云南南华县受灾严重 5000人或因干旱被迫迁徙   10-03-25 13:27
·云南学生很久不洗手 喝浊水解渴看着让人哭(图)   10-03-25 11:04
·西南旱情扩大 胡锦涛要求军队救灾(组图)   10-03-24 21:15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