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农村掘地50米找水抗旱 昆明城市用水却不受限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0-03-26 04:2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关岭县花江镇锡厂村村民说,每滴水都是宝贵的

  关岭县花江镇冷水井村54岁的陈胜仁家里有12亩地,其中6亩小麦颗粒无收,他将割下来的小麦喂牛

  哎……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

  哥啊哥啊哥啊

  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这首耳熟能详的民歌《小河淌水》的故乡,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由于受持续干旱影响,大春作物受旱严重,目前20多个打井队正在架起钻井架,准备掘地50米取水。

  据弥渡县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县已经新开挖153口抗旱井、机电井17眼,目前尚有20余村民小组搭起钻井架,计划从地下30-70米取水。

  据弥渡县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因干旱已造成涉及8个乡镇、53个村委会、296个自然村、近13万人受灾,近9万人、6万多头大牲畜饮水困难;4万多人出现缺粮现象,面临断粮危机。

  3月25日,在弥渡县新街镇海坝村黄家营村民小组一块没有收成的蚕豆地里,一个钻井架高高竖起。正在施工的工人熊勇说,前一天他们将钻井设备运到此处,这里是水利勘测技术人员根据卫星遥感地图选择的井眼点,预计地下50米左右就可打出水源,足够直径146毫米的水管连续出水。

  据海坝村村委会副主任熊成梁介绍,黄家营村民小组共有54户244人,约有470亩土地,只有五六户人家有水井。对于打出的机井能否灌溉470亩农田,熊成梁心里也没底。据介绍,弥渡县政府出台补助政策,对新打或修复一口机电井,补助投入成本的30%;对新挖一口沉井和抗旱小井,每米补助100元。“这是我们村第一眼机井。过去我们这里四季如春,根本不用打井,平日里灌溉农田除了山上的自然水外,桑木箐水库也能放水浇灌。”熊成梁说,正在施工的机井大约需要投资10万元左右。记者问他资金来源,他笑着答复说:“可能是温总理给的吧,呵呵!”本报特派云南记者张宏伟

  大旱凸显城乡水资源分配不均

  一个月内若再无降水,云南楚雄州南华县5000人将被迫迁徙;因为缺水,云南罗平60万亩油菜花海变成“死海”……昆明市北部的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距昆明仅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持续近5个月的大旱让这个40多万人口的农业大县近一半的人饮水 困难 ,25.7万亩农作物绝收。找水,是村民们眼下最要紧的生活。

  而与灾区相比,昆明似乎与干旱无关。目前,昆明城区日均用水量为85万立方米,供水的云龙水库2.5亿立方米的蓄水量就足以支撑主城区顺利度过旱期。

  城乡不均在干旱面前被暴露得一览无余,城市水资源丰沛与农村干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昆明不限水

  昆明是全国14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00立方米,但西南的干旱却似乎与昆明无关。

  目前,为昆明供水的两座水库总蓄水量达3亿立方米,按现在昆明日均用水85万立方米计算,在雨季到来之前,水务部门足以游刃有余地进行调度。尽管城市供水充足,但因输水管网设施并不配套,主城区向农村输水显得不现实。

  随着旱情加剧,昆明城区的现状也与抗旱形势格格不入。不久前,昆明城区一条水管爆裂,上百吨自来水流失,洗车、洗浴等高耗水行业仍如往常门庭若市。尽管昆明停止了城市景观用水,但并未采取其他相关限水措施。昆明节水办主任龚询木表示,只有在城市正常供水不能保障的情况下,才会采取限制性措施。昆明自来水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也证实,并未收到关于限水方面的通知。

  曾有网友建议,为让昆明城区百姓感受干旱来临,每天限水一小时。对此,昆明节水办主任龚询木表示,昆明自来水管道为循环式管网布局,一旦停水很有可能形成压力失衡,造成管网破裂。

  事实上,干旱已经悄然逼近昆明。昆明机场跑道因干旱而沉降破裂,地下水水位下降明显,城市菜品价格飞涨,原本1.8元1公斤的土豆,如今已涨至3.5元,导致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随之增加。据《中国新闻周刊》

  村民千米“深崖”寻找水源 静悄悄的锡厂村看不到村民在地里劳作,平日里牛羊熟悉的水塘已经变成龟壳状,见不到一滴反光的水珠。一头老水牛在池塘边转悠,大吼一声向山下缓慢走去。77岁的李天祥老人叹了口气:“老天爷不下雨,连人喝的水都困难,更何况牛呢?”

  贵州省关岭县花江镇锡厂村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村里1776人,404户人家,干旱以来,村里多个水源枯竭,唯一的一眼泉水每3个小时才能流出一担水。村干部组织大家漫山遍野寻找水源,但一直没有结果。

  村主任陈国江今年38岁,家里有一台农用车,平时在外跑运输,每天有近500元收入,看到村民们没水喝,他每天驾驶农用车到20里外免费为全村人拉水。

  陈国江定做了一个车体大小的水袋,从3月13日起,早上六点出发,晚上七八点返回,每天往返四趟拉水,中途就靠馒头充饥。可即使这样不间断地运送也只能满足全村每户人家一担水,孤寡老人多给一桶水。由于水极度紧缺,一家人基本都是打湿毛巾擦把脸。

  记者跟随陈国江拉了一车水,按说汽车行驶20里路程不算远,但锡厂村通往外界的都是石子路面,由于长时间没下雨,路面许多地段松垮,坑坑洼洼,行驶非常艰难。每拉一车水要分摊到12个取水点。记者问陈国江为什么有这么多取水点,陈国江说,沿途还有许多村民喝不上水,总不能见死不救吧。车行驶到村口,陈国江摁了几下喇叭,听到喇叭声的村民从四面八方担着水桶涌过来。

  昨日,锡厂村村民们终于找到一处新水源,水源离村子有5里山路,垂直距离有1000多米,水源比较充足,但要将水抽到村里很难,因为水压上不了1000米。陈国江说,水源地距离公路边有350米,先将水抽到公路边,再装车运送。当地政府得知这个喜讯,立即派人到现场查看,给村里2500元买水管,锡厂村自己想办法解决抽水机。陈国江说,如果顺利,村里人很快就能喝上新水源的水了。

  本报特派贵州记者胡国庆文/图

  绝望的挣扎

  在云南省曲靖市的陆良县大莫古镇德格海子水库,钻在泥土里的鱼已死去,但始终保持着游水的姿势。

  记者24日了解到,这个原本有160万立方米蓄水的水库如今已经干涸见底,一条条巴掌宽的裂缝触目惊心。裂缝里,随处可见难逃厄运的小鱼深陷干旱的土地中。

  “这湖此前40年间从未干涸。”村民老张感叹道,湖水干涸后,村民们带走了湖里的大鱼,许多小鱼钻进泥里,最后随着湖水的蒸发慢慢死去,看得让人心酸……据《江南都市报》

  伸出援手 帮帮灾区同胞   本报联手西安市红十字会为灾区募捐

  本报讯(记者王宜墨)西南地区百年不遇的严重旱情,让许多西安市民揪心,看到龟裂的大地、灾区群众渴望的眼神,不少市民致电本报,表示要将爱心送往灾区。

  昨日,西安市红十字会收到西安印刷科技学院师生爱心捐款3389元。西安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崔锦绣表示,这是自旱灾发生以来收到的第一笔捐款。

  今日起,西安市红十字会将与本报联手,呼吁市民伸出援助之手,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精神,帮助受灾同胞渡过难关。由于受储运条件影响,西安市红十字会暂不接受物资捐赠。

  捐款方式

  1.通过银行账户汇款户名:西安市红十字会账号:0104152-24107558093001开户行:中国银行大差市支行2.现场捐款西安市红十字会地址:大差市十字北20米解放路24号咨询电话:029-87439473 87413291

 
 编辑:梁铮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分享到微博: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图片新闻
纽约笨贼钻通风口行窃被卡住 差点掉进油锅(图)
纽约笨贼钻通风口行窃被卡住 差点掉进油锅(图)
美女肚兜秀惹人眼
美女肚兜秀惹人眼
大S公开与汪小菲婚照
大S公开与汪小菲婚照
世界上那些最给力床铺
世界上那些最给力床铺
陈光标暴力行善引争议
陈光标暴力行善引争议
多国攻击利比亚装备盘点
多国攻击利比亚装备盘点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抗旱大军中最美丽的女兵身影(组图)   10-03-25 14:18
·国家防总水利部紧急部署西南抗旱救灾五大措施   10-03-25 13:41
·总参总政下发通知 要求解放军及武警全力抗旱   10-03-25 13:23
·抗旱救灾是场民生大考   10-03-23 16:49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