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晚报讯 (记者陈黎 实习生冯晶)被列入“丝绸申遗”预备名单的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在高科技助阵下,保护古遗址的工程进展顺利。昨日,记者在馆内看到,三处古遗址“除螨”工程已接近尾声。因为安装了除湿机,过水涵洞遗址的断层上几乎看不到曾经布满的白色硝盐。
土遗址保护是个全球性的难题,千年土遗址里的盐分、螨虫、霉菌对土遗址均有破坏作用。经过前期试验,去年6月,一场“除螨”战役打响了,陕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科研中心组队开始对馆内三处古遗址进行螨虫清理,高科技含量的溶剂还会起到加固、除菌作用。
昨天,记者在门道遗址处看到,地上三个城门道的土壤和墙断面的土壤区别很大。“这一处搭起架子的断面正在进行‘除螨’处理,除过螨的地方风化迹象减轻,而且土质看起来很坚固。”遗址博物馆文物保护部部长王肃告诉记者。在没除过螨虫的地方,可以看到松动的虚土小颗粒,但除过螨虫的土质上却没有。记者获悉,门道遗址、城墙断面、过水涵洞三处遗址的除螨保护治理工程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
在过水涵洞遗址,记者见到了两台新安装不久的除湿机,它们正在“呼呼”地运行。一个湿度计显示,目前这里的湿度为65%。在没有安装之前,这里的湿度至少在90%以上。加上遗址是碱性土壤,它在太潮湿的环境下产生白色的硝盐粉末,对土壤有破坏作用。
记者获悉,为了让遗址能顺利“申遗”,在已有的视频监控系统和防盗报警系统纸上,还将完善馆内的火灾报警系统。新添声光报警器、消防水喷淋系统,并加装南北广场视频监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