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物专家现场鉴定,古钟为明代文物
华商报讯(记者 周艳涛) 旬邑一村古庙钟楼内,保存一古钟,没想到竟然被盗贼盯上了。该古钟近日被专家鉴定为明代珍贵文物。
该钟原悬挂于旬邑县文家村古庙钟楼内,3月1日凌晨,四名盗贼趁夜色掩护,潜至古庙,锯断挂钟铁环,铁钟落地发出声响,村民发现后拦截抓获了两名盗钟贼。这两名涉案嫌疑人已移交旬邑县公安局立案调查。近日,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应邀前往旬邑县,对明代铁钟进行了涉案文物的司法鉴定。
据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后得出结论,该铁钟为珍贵文物。钟高135厘米,钟口直径100厘米,厚度3-6厘米,龙形悬钮,钟身上部开有四个圆孔。钟身铸满了铭文和覆莲纹等纹饰,开口处有旧残,此次被盗时又摔出裂隙。钟上铸有大量铭文,记载该铁钟为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孟冬吉日造,为大明国陕西西安府邠州三水县大林乡金泉里玉泉院铸造,铭文涉及大量铸钟相关僧俗人士名称。对研究当地明代历史变迁、民俗、宗教文化等有重要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