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3时47分报道,陕西省现有60多万株被誉为“绿色活化石”的古树名木,但其中12%左右的古树名木已经濒临死亡。日前,《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草案)》提请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审议。这意味着,遍及陕西全省10市1区的60多万株古树名木,今后将有“法宝”护身。
根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公布的最新情况,陕西古树名木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内涵之深、形态之美,现在是为全国之首。其中黄帝陵皇帝手植柏、白水“字圣”仓颉手植柏、枣园毛泽东手植丁香、枣园邓小平手植银杏都很有名的。
调查统计发现,陕西省共有著名的古树名木60多万株,29个古树群,56科,166种,范围涉及10个设区市及杨凌示范区。然而目前因为这些树种生长衰弱,濒临死亡的就有7万多株,占到总数的12%。
这次出台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首先对何谓“古树”、何谓“名木”进行了明确界定。 “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珍贵、稀有树木或者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根据这个条例,古树根据树龄500年以上、500年-300年、300年-100年三个区间,分别实行一级、二级、三级保护制度;名木实行一级保护制度。
这个条例中,还特别针对移植古树违背树木适生规律,导致大量古树名木不能移栽成活的这一实际情况而作出明确的规定:凡是擅自移植古树名木的,将被处以每株5000元至20000元的罚款;造成古树名木毁坏死亡的,要按古树名木经济价值处以1-5倍的经济罚款。(记者春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