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上门服务推广居家养老模式
在解家村一处老房子里,87岁的陈淑梅老人眼中泪水在打转。一头蓬乱的白发,满是皱纹的脸,看上去叫人有点心酸。
60年前,陈淑梅随父母从安徽老家逃荒来到西安。如今,老伴走了近10年,留下她孤苦无依。没有子女,孤独时刻都会攫住她的心。她想走出屋子吹吹外面的风,看看远处飒飒作响的树,但她双腿残疾,只能自己硬撑着上了轮椅。
出门往西几米,就是一道向上的斜坡,没有别人帮助,她几乎上不了那道不太陡的坡。可想而知,她去社区报销医疗费有多艰难。
出了门心情就好些,坡上的空地上,有几个正在活动的老人。
有人来看望,是陈淑梅衣食之外的最大渴望。尤其是,还有人给她提供护理服务,而这种服务又是免费的。她对护理员谢彩莲的依赖变得难以割舍。
8月16日下午5点半,记者来到陈淑梅家里时,老人正坐在小凳子上——床上放着一张破凉席,四周边儿破了,谢彩莲用旧棉布包好破了的边儿,正在缝补。
“我太可怜了,在这儿连个相好的老乡都没有。”老人说着,站起来拉住谢彩莲的手,不肯松。“我没儿女,把小谢当我亲闺女呢!”老人开始抹眼泪。
谢彩莲是莲湖区如亲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首批派驻孤寡、特困老人家的养老护理员。这个中心是莲湖区民政局在去年成立的西安市首个上门服务式的“居家养老机构”,服务面向莲湖区的孤寡、特困、低保、经济收入低的老人。需要帮助的老人由街道办、社区推荐,经莲湖区民政局审核后,才会将名单交给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面向社会招聘公益性岗位,经过全面培训后上岗,上门为老人们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陈淑梅是莲湖区首批确定的80名孤寡、特困老人之一,至今已接受了8个月的上门服务。
谢彩莲隔两天就要来陈淑梅家,每次几个小时,帮老人收拾屋子、洗头、洗脚、买菜,顺便做一些包子、饺子。谢彩莲不在的时候,老人就自己做饭,有时邻居也会把做好的饭给她端些过来。
“天老热的,她一进屋,一头汗,我说你歇下吧,她说没事,就开始忙活了。”言谈中,老人抑制不住对这个上门服务的“女儿”的喜爱。
谢彩莲40多岁,已下岗,家在北郊,每次骑自行车到老人家。老人年龄大了,睡觉时还穿着衣服,“万一犯病了,好出门呼救。”莲湖区如亲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给这些孤寡、特困老人都设置了一个“呼叫器”:遇到紧急情况,拿起电话,按一个键就能和养老中心的值班员通话。
除了陈淑梅,谢彩莲还给大皮院一位聋哑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每次忙完屋子里的事,如果有时间,谢彩莲就出去到周围转一下,看哪里有丢下的柴火、木块,给老人捡回来生火用。上个月,她正在一个小巷口捡木条时,楼上有人喊:“哎,我这儿有垃圾要卖,你上来一下。”谢彩莲有些不好意思。
当“老有所依”面临医疗费难题时,居家养老的方式能够减轻常年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的痛苦。从去年起,西安市先后在15个社区启动了这种居家养老试点,通过政府服务,为60岁以上孤寡和空巢老人提供无偿、低偿或有偿的生活照料、康复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以社区托老站为依托,向空巢老人提供日托、就餐、康复、休闲娱乐等服务,为以后的“居家养老”政策和服务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