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网友质疑“100当261花”存消费陷阱 律师称已侵权
http://news.hsw.cn    来源: 西部网  2010-10-05 18:2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西部网讯 (记者 马广浩)“100当238发”、“100当261花”,看到黄金周这些眼花缭乱的促销广告,你会不会心动呢?网友“单飞比较红”就心动了,结果一通消费下来,没感觉自己享受到那么多的优惠,反而是稀里糊涂买了一些不需要的东西。

  算不清楚的“优惠账”

  网友“单飞比较红”在论坛发帖讲述了自己陷入“购物迷魂阵”的经历。“昨天和朋友逛街,本来没有想买东西,可看见开元商城‘100当261花’的促销宣传就心动了,决定去买点便宜货。在买了一双标价998元的百丽3EW70型号的女靴后,才发现这‘100当261花’藏有‘猫腻’。”

  “如果按‘100当261花’的折扣价,这双鞋的价格应该是382元。但收银员说要交500元,因为物品是100当220花。稀里糊涂的就花500元拿了一双鞋和一张余额107元的购物卡,还有号称值20元的化妆品劵和运动服饰劵。”

  “售货员解释说,这张卡可在商场参加活动的柜台消费,买261元的东西交这张卡就可以了,但今天必须消费完。”

  “但走遍商场才发现,参加活动的商品里,几乎没有100元以内能买到的东西。无奈之下,只能拿着107元的消费卡购买一件价值298元的南极人羊毛竹炭黄金绒保暖内衣,而且卖保暖内衣销售员说,消费卡里的钱不享受‘100当261花’的优惠。为此又添了100元现金,商家还‘好心’的赠送了一双价值28元的袜子。”

  如果要兑现自己“享有”的化妆品和运动服饰20元“优惠”的权利,就必须继续从口袋里掏出现金来,去挑选自己未必急需的东西。网友“单飞比较红”和朋友怎么想怎么不划算,终于拒绝了收银员热情的诱导劝说,退掉了购物卡。

  走出商场,“单飞比较红”和朋友都觉得自己被忽悠了,但怎么被忽悠了,他们也说不清楚。想对商场的这套规矩提出些意见,人家的告示牌上却用小字写着“解释权归本店所有”。于是上网发帖向网友倾诉。

  网友算账:买亏了

  有网友帮“单飞比较红”算了一笔账,如果真的是“100当261花”,换算为折扣应该是3.8折。百丽女靴998元,南极人保暖内衣298元,加上赠送的袜子28元,总价1324元。如果按3.8折计算,应该花费503元,但网友实际花费为600元,实际享受到的折扣是4.5折。就是说,“单飞比较红”没有享受到广告中所号称的“100当261花”的优惠。

  那总价1324元的商品实际价值是多少呢?有网友在网上搜索发现,“单飞比较红”所买的百丽3EW70女靴其实是去年的秋冬款,属于过季商品,网上折扣价基本在300元左右,有网友跟帖说,商场促销一向有“把卖不掉的过季商品拿出来再卖”的潜规则,而事实证明,这样的促销价比打折价还高。

  而在南极人的官方网站上,南极人羊毛竹炭黄金绒保暖内衣正在3折销售,仅仅89元。也就是说,如果在网上买这三样东西,只要400多元就够了。而“单飞比较红”和朋友起初只是想买一双女靴而已,至于保暖内衣和袜子,根本就不是非买不可的东西。

  律师观点:消费误导就是侵权

  明明宣称“100当261花”,实际却是“100当220”;商家返给顾客的优惠还必须在当天消费掉;想提意见却有“解释权归本店所有”……网友质疑,这样的促销政策涉嫌消费欺诈。

  对此,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洪律师认为,不管是“100当261花”还是“100当238花”,只要在购物过程中没有达到促销宣传的效果,就是对消费者进行了误导,就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另外,“解释权归本店所有”是建立在没有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的基础上,一旦有因为商家误导导致的侵权行为,解释权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王洪律师还提醒说,在受到商家的侵权时,可以向商家索赔或向工商、消协投诉,必要时可进行法律诉讼。

  中消协2007年曾曝光返券促销7大陷阱

  记者发现,2007年中消协就曾对商场返券促销中的种种现象进行点评,认为其中存在宣传模糊,总折扣率不清,商品标价不实,差价难凑齐,返券使用受限,返券程序受限,卖方规避责任等7大陷阱。为什么2007年就被中消协警示的消费陷阱现在还能大行其道呢?对此我们将继续予以关注。

  下页导读——新闻背景:返券促销7大陷阱

  新闻背景:返券促销7大陷阱

  2007年2月,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各地消协曝光返券促销的七大陷阱,倡导商家停止返券,并希望消费者坚决抵制返券促销。

  陷阱一:模糊宣传

  进入商场后才知道,参加返券促销活动的只是一部分商品。特价商品、化妆品以及部分品牌产品还不参加活动。消协相关人士指出,在返券活动中模糊宣传,是不少商场、超市或其中的部分柜台常用的促销手段,以便诱使消费者参与购物。

  陷阱二:特定时段内消费

  “满100元返100”,商家在打5折?对此,消协部门指出:并非如此!返券与直接打折不一样,受赠的购物券只有在该商场、特定的消费时间段内消费,才有价值。为了消费返券,消费者常会陷入“买就返,返就买”的怪圈。

  陷阱三:标价“8”、“9”字结尾

  商场价格标签上出现越来越多的“8”、“9”:一件衬衫198元,一件外套399元……为什么就不能加1元成为200元或400元呢?有专家指出,在商品的标价上,商家往往是99、198、299等以“8”、“9”字结尾,让消费者多花钱凑齐返券额度,而且计算起来十分繁琐。

  陷阱四:凑齐差价太难

  为了凑齐一元至上百元不等的差价,你必须跑遍各层楼找合适的商品。然而,低价的小额商品越来越难找,连本来买鞋赠送的鞋垫或者鞋油,也是动辄20元。

  中消协在调查中发现,提高小额商品的价格是部分商家的常用手段,使消费者难以找到合适的差额商品,购物过程变成痛苦的斗智过程。

  陷阱五:返券使用门槛多

  想用返券在超市买东西?没门。想在下周末再来使用返券?不行。多数返券使用时都有时间、楼层、柜台等方面的限制,并以“最终解释权归本商场(超市)所有”作为挡箭牌。

  陷阱六:购物返券待遇不同

  由于购物和返券各有程序,需上下不同的楼层并分别排队,致使消费者在商场内往返奔波、循环购物,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陷阱七:规避责任陷阱

  有些商家借口返券商品属于低价处理商品为由,拒绝承担其应尽的“三包”义务。有些则提出种种条件限制消费者退换货。按规定,打折商品也要实行“三包”, 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应细心检查商品质量并索要“三包”凭据和其它票据,发现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勇于依法维权。

编辑:李晨
转发至微博: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揭密“五一”消费陷阱:诱惑消费者盲目冲动购物   09-05-03 14:52
·返券促销暗藏强制消费陷阱 消费连环套步步套牢   08-01-29 11:41
·陷美容院消费陷阱被催款 女研究生宿舍内大哭   07-08-31 04:54
·随团出游注意签好合同 遇消费陷阱电话投诉(图)   07-04-29 04:57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