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北郊,一对新郎新娘选了个好日子结婚 记者 陈团结 摄
排了一夜队的小任和小贾第一个领到了结婚证,他们用手比划出“一”和“零”本报记者 董国梁 摄
赵女士用DV记录下儿子和儿媳领证过程本报记者 李晖 摄
2008年8月8日全省共有4625对新人登记结婚,2009年9月9日全省共有5708对新人登记结婚。2010年10月10日,因寓意“十全十美”,再次引来新人扎堆登记、结婚。截至昨晚7:30,全省共有4102对新人登记,其中西安有2695对。
领证故事
前一晚带暖水壶凳子等在登记处
昨日莲湖区第一对领到“红本本”的新人小贾和小任,9日晚10点多就来到政务大厅门口排队,愣是在门口等了9个小时,熬过了一晚上,成为莲湖区昨日第一个领到结婚证的新人。“我们上个月底就办了婚宴,专门等今天来领证。”两人称,去年他们就准备结婚,当时两人一致决定2010年10月10日登记结婚。后来通过媒体得知在这一天领证的人会很多,9日下午两人专门咨询了工作人员,得知10日早晨7时30分开始办理登记,俩人当晚10时30分便带着暖水壶、凳子和厚衣服来到莲湖区政府政务服务大厅门前等候。“晚上有点冷,但和老公一起等待这么幸福的时刻一点也不觉得辛苦。“小贾说,在他们之后,居然还有准新人陆续来等候。夜里近零点,已有六七对准新人在黑夜中排起队,“人多了我们就一起聊天、打牌,感觉时间过得也挺快。”
早晨7时30分,服务大厅开始办公,这时等待领证的长队已经排了100多对新人。小贾和小任第一个跑进大厅,预审、缴费、填表,两人小跑着往返于几个柜台,填写申请表时,小贾的手抖得厉害,她说自己“特别兴奋还有点紧张”。20分钟后,在工作人员特别许可下,小贾和小任亲手为结婚证盖下钢印,捏着“新出炉”的结婚证,小贾说:“一夜没睡,领个证真不容易啊!”
凌晨三点 从咸阳打车到西安排队
昨日上午7时30分左右,西安市碑林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外已经排起长队,全是想讨个“十全十美”的吉利,登记结婚的新人们。上午8时50分,排在第一位,相恋了7年之久的王先生和王小姐,终于领到了结婚证,“这一刻很高兴,也很激动,因为有些紧张,刚才他还把表给填错了,不然,我们能更早领到证的,因为我们是排在第一号的。”手拿结婚证,王小姐开心地对记者说。
王先生说,他目前在咸阳上班,为了能在10日顺利领到“红本本”,10日凌晨3时就从咸阳打车,4点左右到了西安湘子庙街,“因为之前没来过,所以,摸黑找了一家又一家,最后才找到登记处,很巧,我刚到的时候,另一与我同名同姓的男生也刚到,于是我们两个就坐在登记处门口聊天等候”。“选择在今天领证是我们俩一起决定的,待会儿我们还要去看装修房子,准备明年3月13日办事呀。”两人手拉手走出了婚姻登记处大门。记者上午在新城区婚姻登记处了解到,早晨7时登记的号码已发放至78号。为了加快速度,工作人员临时将发放离婚证的办公室腾出来,并把写有“离婚证”字样的牌子用报纸遮住。
见证爱
妈妈手拿DV 全程记录儿子登记
就在年轻人忙着填表、复印证件的时候,一名四五十岁的阿姨却手拿小型摄像机,从各个角度拍摄当天领证的场面。
这名赵阿姨说,在陪儿子儿媳来登记的同时,也是为了圆自己的一个梦。自己是1982年结婚的,当时是老公一个人去民政局就把二人的结婚证领了回来,她完全不知道领结婚证是个怎样的过程,“但一直以来都觉得很遗憾,所以,趁着儿子结婚,自己也亲自到婚姻登记处来看看这个过程”。
赵阿姨说,她要把现在年轻人结婚登记的一些过程拍下来,“以后留给孙子看”。
“到结婚纪念日都来看爱情树”
昨日上午,办理完结婚证的新人中的10对新人,来到莲湖区寿星乐园,把手里刚刚见证了自己幸福的鲜花送给老人,“也祝福你们白头偕老!”老人们也纷纷祝福新人,一些新人热泪盈眶。
随后,10对新人又来到土门街心公园,在雨中种下“爱情树”,并在枝头挂上写有自己名字的树牌。“老公,以后到每一个结婚纪念日,我们都来看爱情树吧!”新娘小陈满脸洋溢着幸福地说。
据莲湖区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平时每天平均也就三四十对新人登记,而2009年9月9日,共有500多对新人领取了结婚证,昨日服务中心30多名职工全部加班为新人们服务,刚过上午11时,就有200多对新人领到结婚证。
结婚吉日
最近又开始流传一个结婚吉日“2013年1月4日”。流传在手机中的一条短信说道:“如果2012年火山没喷、地没裂、楼没倒、家没淹、你还在、他(她)还爱,请在2013年1月4日结婚吧。因为这是千载难逢的“201314”爱你一生一世……”
2011年1月1日——象征相守一生一世、千里挑一,新年新月新日再添新人,不少人也选择在这一天喜结良缘。此外,每年的情人节、七夕等日子也是新人们选择登记结婚的时间。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郝蕾李治燕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