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中国名家“拜”华山 为西岳文化进言献策(组图)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  2010-11-01 13:27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华商网讯 28日至30日,由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和陕西日报社联合在华山景区举办“中国名家走进华山采风活动”。王巨才、梁衡、蒋子龙等十余名国内知名文化名人走进华山,登山拓思,感受奇险天下第一的特殊魅力。

 

中国名家走进华山采风活动

 

  “拜”华山 中国脊梁中国魂在这里

  在活动的启动仪式上,本次采风团的文化名家悉数亮相。对于被喻为“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西岳华山,这些饱览国内外风景名胜的名家们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用艺术的眼光和文学的角度点出了华山在国人心中的重大意义。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蒋子龙用了“脊梁”这样一个关键词形象贴切地展现了华山奇险俊美的地质风貌和作为国家名片的深厚底蕴,他认为中国的脊梁在这里,中国的国魂在这里。而来自陕西本土的著名文学评论人何西来更是怀了一份虔诚和自豪来到华山脚下,他强调我们是来“拜”华山的而不是登华山的,与其说这是一次采风之旅,不如说这是一次寻根之旅。

  “写”华山 西岳庙万寿阁挥毫泼墨

  作为采风活动的第一站是“小故宫”之称的西岳庙,西岳庙是供奉西岳大帝华山神的庙宇,在华山以北5公里的岳镇街上。西岳庙内碑刻极多,现存后周“华岳庙碑”,明重刻“唐玄宗御制华山碑铭”,这里还有乾隆御书“岳莲灵澍”石额。众多名家登上西岳庙的万寿阁“品茶煮酒写华山”,在阁中挥毫泼墨用中国书法书写出华山的壮美中国风。担任本次采风团团长的中国作协原党组书记王巨才用苍劲有力的笔锋写下“自古华山一条路”以形容华山的奇险。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蒋子龙大笔一挥写下“神畅”二字一展华山的独特神韵,来自陕西的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炳银更是写“俊美在华山”,以感叹家乡的美景。众多名家一一将自己对华山的情感浓缩成笔墨文字封存在万寿阁中,再现了无数古代文人墨客寄情华山的历史场景。有资料表明李白、杜甫等历代名人歌咏华山的诗文名作就有1800多篇。

  “论”华山 为“西岳文化”进言献策

  拜西岳神庙寻古觅迹,登华山感受奇险魅力,观老腔戏曲体察关中风情,探仙峪峪道感受神秘色彩,为期三天的采风活动,让参与的文化名家们感触颇深,作为采风活动的最后一站是“华山论坛”,也将本次采风活动深远的文化意义推向了高潮。在会上,周明、蒋子龙、阎纲、何西来、雷抒雁、王宗仁、杨匡满、王必胜等全国著名作家、评论家都谈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对于形成以华山为主题的“西岳文化”的深化和提升,提供很多很好的有建设性的宝贵意见。王巨才认为应该开发华山的文化内涵,将有关华山的诗篇、县志都萃取下来汇编成册进行出版,将会让更多人们认识华山了解华山。对于老腔艺术的传承和推广,王必胜认为在剧中应该加入一些介绍人物的字幕和一些为大众所熟知的剧目。对于华山景区的保护和旅游者的自觉,李荣盛用一句“请您什么都不要留下,只留下脚印,请您什么都不要带走,只带走印象”来概括。采风活动团中的所有成员都不约而同地对这次采风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于华山未来及“西岳文化”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编辑:李斌 来源:华商网
一键转帖: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图片新闻
世博会盘点:观后感
性文化节仿真玩偶价10万
直立行走的狗:它叫信念
美国人眼里的今日中国
冷镜头:死亡边缘的无力
印尼火山爆发人畜被烫死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