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讯(记者 杨毅)12月6日中午12点半,经过近2小时的颠簸之后,西安网友通过QQ群自发组成的爱心公益小队将米面油、手套袜子、小吃零食、衣服等物品送达周至楼观台聋哑学校,让这里的孩子们能过一个温暖的冬天。据了解,参与网友40余人,80后占到了90%。
周至聋哑儿童学校位于楼观台西侧1华里,学校创办人史金凤,55岁,陕西周至人,曾是村里的赤脚医生,于1990年创办了周至聋哑学校,20年来含辛茹苦呕心沥血,培育出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早前把家里赖以生存的猕猴桃果园捐出,换回6间能作校舍的房子。现在校学生110人(包括聋哑学生90人、智障学生20人)由各方赞助与捐赠,加上史金凤自家贷款7万元,出卖猕猴桃收入,盖好了如今的校舍和宿舍楼。
据了解,周至聋哑儿童学校学生包括弱智儿童、聋哑儿童、孤儿等。学费每学期(4.5个月)300元,另收取白面100斤,伙食费100元。由于去年物价上涨,伙食费已加收至200元。记者同网友一行来到周至聋哑儿童学校,在学校一间近10平方米的库房内看到堆满的菜全是白菜和萝卜,占了近半个库房,平时孩子们伙食中最常吃的菜就是清炒白菜。在学校的意见校舍内,记者发现门一直是关着的,进去查看后发现里面都是智障学生,大概20余人,通过观察发现他们生活根本无法自理,史校长告诉记者:“有的父母生下孩子天生智障,就把孩子往学校一仍,一学期给300元,但从来不见来看孩子,孩子没人管很可怜。”
吃过午饭,学校小朋友们和网友在一起互动表演节目,大家欢歌笑语一点也不生分,从学校孩子的笑脸上也看到的是天真和自信。有带孩子做公益活动的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有同情心会关心人了。网友“笑着”已经是第二次来周至聋哑儿童学校了,他说:“面对这样一个朴素乐观的大妈肃然起敬,周至聋哑学校至今还是民办,官方补助很少,都是个人和社会的支持,我们看到的是史校长和很多年轻的老师,像妈妈一样的热情,还看到这里的小孩子精神面貌都是振奋向上的,这高尚的事业能尽点微薄之力大家都觉得很愉快。”
此次网友向聋哑学校赠米面油行动由网友通过QQ群和华商论坛组织并实施,网友们驾车将募捐到的米面油、手套袜子、小吃零食、衣服等物品送往学校。据了解,此次前往聋哑学校的网友超过40人,其中绝大多数为西安在职工作的80后,他们有带自己亲人的,也有带自己儿女和朋友的。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活动组织人说:“作为刚进入社会不久的80后,收入虽然微薄,但只要自己有心去做,每天就会充实。”组织者还表示,不管有没有做公益、做志愿者的朋友一起参与、一起享受这条路的酸甜苦辣,但他都会将“公益”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