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村民怒拆百万无用抗旱设施 官员称其是小农思想
http://news.hsw.cn    来源: 京华时报  2011-06-03 08:03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4.4公里长的五洲大畈灌渠多处被毁,千疮百孔(3月20日摄) 

  一场历史罕见大旱将水资源丰富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陷入尴尬境地:江水浩荡东去,庄稼奄奄一息。

  在湖北省浠水县,村民们将一投资百余万元的抗旱灌渠部分拆毁,原因是这一存在明显设计缺陷的工程,却通过了各级验收,一直无法启用,成为“摆设工程”。

  灌渠成摆设被拆毁46处

  五洲大畈灌渠建在浠水县巴河镇,在长江大堤脚下,属于浠水县2004年申报的袁港国家高产良田项目。

  灌渠长4.4公里,按设计应从附近的望天湖提水,灌溉芦花、五洲、新港3个村5000余亩耕地。由于持续降水偏少,这些原来水漫为患的沿江村也旱情严重,此时本该发挥作用的五洲大畈灌渠却派不上用场。

  记者赶到巴河镇芦花、五洲、新港村时正逢中午,室外气温达30多摄氏度,不少农民一趟一趟到望天湖挑水,再一瓢一瓢往地里浇,而高出地面一米多的灌渠却放不出一滴水,分水井里废弃的纸饭盒、饮料罐堆积其中。农民气愤地说:“国家投巨资新修的抗旱灌渠,一天没有用过,劳民伤财啊!”

  新港村村民余秀珍说,灌渠只在验收时通过一次电,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投这么多钱修这个“形象工程”。更让村民们生气的是,做“摆设”的灌渠工程剖面直径超过50厘米,架在村级公路旁边的耕地里,足足高出地面1米,像一条巨蟒横亘在村民们沿路而建的房子门口,不仅给他们进出家门带来不便,还阻挡住他们到耕地劳作的出路。

  年过古稀的村民吕玉民到地里干活翻越灌渠时摔倒过3次,他说:“政府搞工程不征求老百姓的意见,上级验收走过场,我们只有把管渠拆掉!”

  记者实地察看,4.4公里长的管渠共有46处被拆毁,有的被推倒在路边,有的管道不知去向,整条灌渠已经千疮百孔。

  设计漏洞反映后无人重视

  “我们反映灌渠设计有问题,县里答复不能更改”。

  据村民以及部分村干部透露,与大型水利工程不同,农田水利小项目施工显得简单得多,比如施工方就是镇里的一个小包工头,农民以及村干部建设时发现了问题,反映不上去。

  新港村党支部书记王少华说,一开始乡里只说要上高产农田项目,农民们都很高兴,并按要求召开村委全体党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要申报这个项目,直到开工之时大伙才知道修的是抗旱灌渠。

  王少华说,这个抗旱灌溉项目存在不少设计漏洞,就算遇到旱情也不可能启用。首先,水源地取不了水。灌渠的取水口在望天连二湖,湖水只有1.5米深,正常水位时湖面也只有500亩,还被至少6个村共有,被多个私人承包养鱼。第二,配套取水泵太细、引水渠狭窄。灌渠直径超过50厘米,引水泵直径却不到一半,和管渠不配套。第三,灌渠架得太高,阻碍了农民出行。

  他说:“别说村民的话,就是村干部的意见也听不进去。我们多次反映情况,上面说方案已经报到省里了,改不了。”

  高清图:三峡大坝下三省大旱 500万人饮水困难

  国家防总官员:没有三峡旱情肯定比现在严重

  媒体称三峡工程后续投资额将达到1239亿

  相关报道:工程院院士:不能把长江中下游的问题都归罪于三峡

  最近,湖北、江西等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严重干旱,仅湖北就有50万人饮水困难、千万亩农田受旱,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域面积创下有卫星观测以来的最小。和近几年三峡及周边频发的泥石流、地震、水灾等一样,又有声音将这次大旱归结为三峡大坝所致……【详细

 
 编辑:梁铮 
分享到微博: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图片新闻
90后美少女用肉体写情书
90后美少女用肉体写情书
为躲记者使出另类绝招
为躲记者使出另类绝招
实拍春夏热辣时装秀
实拍春夏热辣时装秀
名人惨遭抢镜的悲催瞬间
名人惨遭抢镜的悲催瞬间
中国10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中国10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美国大学生穿内衣庆期末
美国大学生穿内衣庆期末
  相关新闻
·三峡水库25日起再增下泄流量 支援抗旱农业生产   11-05-23 13:44
·陕西人大代表徐明正建议冬春抗旱应给农户补贴   11-03-04 04:12
·咸阳阎家寨村抗旱目击记 20000眼机井仅小半能用   11-02-23 05:40
·中央下拨1.43亿元助陕抗旱 受旱区已灌溉780万亩   11-02-23 05:25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