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秘使》电视剧开机仪式上,汪锋与夫人的合影
在多数人的认识中,西安事变是张学良、杨虎城在华清池“兵谏”,鲜有人知事件的发轫,是许多共产党员幕后的穿针引线,积极奔走。陕西蓝田县人汪锋,这个在当时充满神秘色彩的共产党员,便是众多幕后英雄中的一员。
汪锋56岁的小儿子,陕西省民间艺术大师、现居北京的王又凯先生回忆了76年前父亲单骑闯西安,代表党中央联合西北军的破冰之旅。
身揣毛泽东亲笔信25岁小伙单骑闯西安
在王又凯眼里,父亲汪锋做事稳重、缜密又不失变通。
1935年10月,毛泽东把汪锋叫到位于陕西富县原东村的中共中央所在地,亲自约见。
“毛主席安排给我父亲一项秘密使命,代表党中央与杨虎城就合作事宜进行谈判。”王又凯说,当时父亲只有25岁,党中央之所以选择汪锋,是因为他之前曾从事兵运工作,对西北军、对杨虎城非常熟悉。“1931年2月,父亲受中共陕西省委军委派遣,打入杨虎城部陕西省政府卫士营干训队学习军事,开展兵运工作。”王又凯回忆说,当时汪锋在该部秘密发展共产党员,建立党支部,利用杨虎城将卫士营扩编为警卫团的机会,与团长张汉民、副团长阎揆要(均为中共秘密党员)一起,任用一批共产党员担任各级军官。“毛主席对他说,谈判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万一失败了,会有牺牲的危险。”年轻的汪锋没有丝毫犹豫,毅然接受了这一艰巨任务。“这是一趟破冰之旅。”王又凯说,虽然当时党中央与杨虎城部已有联系,但双方还存在一些误会,因此稍有不慎便会出现变数。带着毛泽东亲笔写给杨虎城等人的三封信,汪锋单骑走西安,会见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城。
“讨账先生”计策妙扮要犯“押见”杨虎城
肩搭褡裢、怀揣算盘、手提行李,汪锋扮成混迹江湖的讨账先生,把毛泽东给杨虎城等人的信件缝在长袍的衣袖之中,大摇大摆地赶往西安。“一路上还算顺利,但到了国统区长武县附近时,父亲遇到了麻烦。”王又凯说,在离县城不远的地方,独行的父亲突然被两人强行拦住要搜查。推搡过程中,对方撕破了父亲的长袍,本来缝在袖中的毛泽东信件掉落一地。“两个家伙见有个信皮上写着‘西安绥靖公署杨虎城主任亲启’的字样,傻了眼。”王又凯说,父亲灵机一动,马上沉下脸来冲上前去踹了对方每人两脚,大声斥责,声称自己是政府派出的高级特工,在秘密公干。
两人忙解释说他们是长武县县长党伯弧派出巡视的,汪锋这才暗松了一口气。“党伯弧一直倾向革命,和汪锋多有来往,且党伯弧是杨虎城体系内的人。”汪锋便让两人带路去见党伯弧。
王又凯说,父亲见到党伯弧并说明来由。考虑到长武县离西安有三百多里,担心路上再生枝节,汪锋又提议扮作“要犯”,由党伯弧“押送”到西安交给杨虎城,纵然出事,也不会牵连党伯弧。次日一早,几个兵拿着枪,将汪锋捆绑,用汽车押往西安东关西北军军法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