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华起义时,群众大会现场

103岁的左文辉老人本报记者赵彬摄记者:“您当初为什么会坚定地跟着共产党走?有没有觉得害怕?”
左文辉(“两当兵变”亲历者):“害怕?害怕就不搞革命了。那时我就信仰共产党。所以我非常感谢习仲勋当年介绍我入党,让我找到了一生的信仰。”
背景
军民揭竿起三秦火燎原
1927年以后,中共陕西省委先后在清涧、旬邑、三原、乾县、耀县等县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虽然这些起义先后都失败了,但给了国民党反动政权沉重打击。
■清涧起义 1927年10月12日,历时3个月
共产党员唐澍、李象九、谢子长、白明善率领党在陕北军阀井岳秀部驻清涧部队中的一部分军队举行起义,打响了西北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起义历时三个多月,部队转战延川、延长、宜川、韩城、安定、安塞等县,曾发展到1000多人,但部队屡遭国民党军队袭击,损失惨重。到达陕甘交界的洛河川时,起义部队仅剩下二十多人。
■渭华起义 1928年5月历时4个月
当年5月10日,由中共陕西省委掌握的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八路新编第三旅(即许权中旅)在唐澍、刘志丹等人率领下,由潼关行进到达华县瓜坡镇后宣布起义,并与农民暴动队伍会合。形成以华县高塘、渭南塔山为中心,约200平方公里的红色割据区域,建立了48个区、村苏维埃政权,后在冯玉祥部队的“围剿”下失败。
■旬邑起义 1928年5月历时二十多天
中共旬邑区委以抗粮“交农”(上交农具罢耕)为口号,发动旬邑清水原农民起义,5月12日成立旬邑县临时苏维埃政府。起义烈火燃遍旬邑,波及彬县、淳化、永寿以至甘肃宁县、灵台等地。5月30日,被国民党地方当局收买的内奸在县城发动叛乱,先后逮捕杀害吕佑乾、吕凤岐、许才升等起义领导人,起义遭到镇压。(感谢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大力支持)
“知道你们今天要来,我爸昨天就开始不断翻找材料,今天早上六点半就起来等着你们了。”看到记者,左文辉的女儿左小宁说。6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西安市西五路的干休所,见到了“两当兵变”亲历者、103岁高龄的左文辉老人。“两当兵变”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领导发动的一次武装兵变,也是在甘肃发动最早的一次武装起义。这次兵变于1932年4月,由刘林圃、习仲勋等人在甘肃省两当县发动,最终失败。
秘密打入杨虎城部队习仲勋等酝酿武装起义虽然头发花白,腿脚不灵便,但左文辉老人说起话来声音异常洪亮。
大革命失败后,大批共产党
人惨遭杀害。共产党人在血的教训中意识到,要注重搞兵运工作,要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为此,一批共产党人在党组织的委派下,打入国民党军队内部开展兵运工作,并在条件成熟时发动武装起义,把部队逐步改造为公开的红军武装。
1929年至1930年秋,中共陕西省委先后秘密派李特生、李秉荣、习仲勋到杨虎城第十七路军警备第三旅二团一营(以下简称警一营)开展兵运工作,该部驻防在陕西凤县,甘肃两当、徽县,他们在警一营秘密成立了党组织。
一起吃饭散步的见习官原是地下共产党员
“我参加工作时才十六七岁,那时就是想出来找份工作,刚好有个同学在部队,就去投靠了他。”左文辉回忆说,当时他的同学王德修在冯玉祥部,在王德修引荐下他在冯玉祥部任录事(即抄写员);1930年2月,被分配到杨虎城第十七路军警备第三旅二团一营三连当兵,后来担任排长。
“我就是这时期结识习仲勋的,他那时在警一营当见习官。”左文辉说,后来他慢慢了解到习仲勋的真实身份——地下共产党员。“我们经常在一起吃饭、散步,仲勋一有空就给我灌输革命思想,让我参加共产党闹革命。”左文辉说,1930年9月他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习仲勋和一连特务长李特生就是他的入党介绍人。
“两三百人的国民党部队一夜间变共产党游击队”
1932年3月,传闻警一营要开往甘肃徽县和二营换防。然而一营官兵大部分是乾县、礼泉人,不愿到离家更远的山区去,抵触情绪很大。营党委便立即召开会议决定趁换防之机举行兵变,省委同意后还指示,兵变后将部队拉到陕北与刘志丹领导的革命武装会合。随后,省委即派省军委秘书刘林圃为特派员全权负责兵变事宜。
左文辉说:“两当兵变就是一夜之间让国民党两三百人的部队全都变成了共产党的游击队。”
“起义军激战一夜遗憾没能攻下机枪连”
左文辉说,考虑到如果部队换防到甘肃徽县再发动兵变,离刘志丹的部队太远,所以营党委决定部队到距陕北最近的甘肃两当县城时发动兵变。几天后,团部下令,让一营开往徽县和二营换防。1932年4月1日黄昏,部队行至甘肃两当县城宿营。“当天晚上,营党委召开会议决定让许天洁为兵变总指挥。”左文辉说,4月2日凌晨,一声清脆的枪声划破了两当的夜空,起义开始。吕剑人率一连战士和没有起义的机枪连对峙。由于机枪连火力太强,始终未能被解除武装。鸡叫时,集结号响起,起义的二百多人迅速撤出两当县城。“刘林圃、习仲勋说起义是为了到陕北找刘志丹当红军去,问大家愿不愿意,我们都喊愿意。”左文辉回忆说,部队连夜往陕北行军,在路上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选举许天洁为支队长,习仲勋为政委。
“走一路打一路没想到撞进了土匪窝”
“一夜暴动后,沿途都有国民党的民团和保安队把守,我们走了一路打了一路,黑夜白天地打,吃不上也喝不上。”左文辉回忆,第二天上午,部队到了永寿县的岳御寺,没想到刚好撞进大土匪王结子的巢穴。“当时我和习仲勋被派出去侦察西南公路是否有敌人把守,没想到这时候队伍就被土匪打散了。”左文辉说,由于敌众我寡,伤亡严重,两当兵变最终还是失败了。“后来习仲勋经过三原武字区到了陕甘边,找到刘志丹跟着他一块闹革命,我和许天洁等打剩下的部分同志一直在关中地区从事地下党活动。”
“找到了一生的信仰高兴活了一百多”
采访中,记者问:“您当初为什么会跟着共产党走?有没有觉得害怕?”“害怕?害怕就不搞革命了。那时我就信仰共产党,相信共产党能取得胜利。所以我非常感谢习仲勋当年介绍我入党,让我找到了一生的信仰。”左文辉老人说,为了总结自己一生的革命生涯,他还作了一首打油诗:青年信仰共产党,数十年来苦奔波;社会主义初建成,高兴活了一百多。本报记者周金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