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在国家明令禁止后建起的高尔夫球场,因大量占地和高耗水备受诟病;一边是经营者和管理部门“占用的是沙漠不是耕地”和“使用的是工业废水”的解释——
连日来,“榆林在沙漠上违规修建高尔夫球场”一事引起了国内一些媒体的关注。这个建在榆林沙地森林公园内,被称为全国乃至东亚的首个沙漠高尔夫球
场,一时间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高尔夫被称为贵族的运动,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似乎遥不可及;它也是一个高耗水、占地面积大,被国务院明令禁止再建的项目;然而,2009年,国际奥委会将高尔夫列为了201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后,国内一些地方又兴起了修建高尔夫球场热。
在榆林这个水资源缺乏的沙漠地区,这样一个高尔夫球场是如何出现的?它又给当地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本报记者近日对其进行了调查。
1 一个在禁止和处罚中建设的沙漠高尔夫球场
官方回复对照监督逐项改正
高尔夫球场因为高耗水并占用大片土地等原因,早在2004年就被国务院办公厅叫停;2006年,高尔夫球场项目又被列入《禁止用地项目目录》。但是,在榆林这个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沙漠地区,在距离城区20多公里的沙漠中,近年来却逐步建起了一个高尔夫球场。近日,“榆林违规修建高尔夫球场”的有关报道引起了榆林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地就媒体的报道作出了专门的回复,表示要“对照监督,逐项改正”。
该回复称,榆林属全国生态环境脆弱区,2005年,市政府决定在榆林城市规划外沿建设一条5到10公里的环城防护林带,乔、灌、草相结合,重点建一个集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科普教育和生态观光为一体的沙地森林公园。2008年,省林业厅批准该公园为省级沙地森林公园。沙地公园管理中心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陕西亨泰伟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亨泰公司)建设的“城市体育运动村”项目,预算总投资1.9951亿元。
2008年初,榆林市发改委对“城运村”建设项目进行了备案确认。同年4月,亨泰公司开工建设该项目,“沙地草坪球场”为项目之一,目前已完成投资1亿元,建成草坪绿化70公顷,另有景观道路、游览步道和运动场馆项目的一些辅助设施,栽植既适生又有防护作用的樟子松、臭柏等150多种植物,成为沙区植物品种最为集中的地区。同时,在园区开展了大量的冻土移栽、开心果引种栽培、柽柳嫁接等多个科学试验研究,为全市治沙造林探索了有益的路子。
在目前完成生态绿化的基础上,亨泰公司还筹划将进一步建设和开发沙地草坪网球场、羽毛球场和中老年门球场等体育运动项目,把生态旅游与全民健身运动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建成榆林人民的休憩运动场所。“榆林还有高尔夫球场?”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在沙漠地区建高尔夫球场有点不可思议。一位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李先生则表示,榆林近年经济发展这么快,有这么个场所未必是坏事,“都是沙地,建高尔夫球场起码对绿化有好处。”
国土局未批先建两次处罚球场
“这是一个违法项目,我们曾多次阻挡施工,还处罚过两次。”8月14日,榆林市国土资源局土地监察支队一位工作人员透露,他们曾以非法占地立案调查亨泰公司。调查报告称,亨泰公司从2009年3月底开始实施培植草坪及球道工程,从2010年5月开建员工宿舍、机械库、练习场等。经现场勘测已建成18洞球场,占地2000亩,其中球道(草坪)占地400亩,球车道占地26.25亩,建筑面积4028平方米,地上建筑均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形成了未批先建的违法事实。亨泰公司的“生态草坪球场”系租赁沙地森林公园的土地,面积3510亩,租期40年。
2010年11月,榆林市国土资源局作出处罚决定:没收其占地4028平方米违法建筑,并处以每平方米10元罚款,对其26.25亩球车道占地处以每平方米10元罚款,两项合计21.5万元。今年上半年,国土部门再次对其处罚4.986万元。
今年5月26日,榆林市监察局决定,给予负有领导责任的榆林沙地森林公园管理中心主任李俊治行政警告处分。
2 沙漠球场日用水量3000吨,水从何来?
附近村民水位降了 地荒了
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乡黄土梁村紧挨着这个沙漠高尔夫球场,多名村民在球场打工,从事浇水割草之类的零活,每天可以挣到七八十元。
8月12日,记者走访了黄土梁村。“村里人只知道眼前利益,去球场干活,人家给一点点蝇头小利,但以后怎么办?村里水位一年比一年低,看见村里的树木不时枯死,以前12亩大的涝池现在只留下一点点水,谁能不后怕?村民近半耕地因旱搁荒,以前好好的地,现在逐渐沙化了,还不是地下水被中能煤矿和球场抽干了?”村民陈某说。
村民万某前年种了14亩玉米,今年只种了8亩。他说:“现在浇地是从两口井抽水合起来才能用,地下水位下降了,吃水比以前难了。白天如果村里两户人家同时抽水,井下就没水了。”该村一名干部也表示,中能煤矿对地下水位影响比较大。
小纪汗乡昌汗界村有1300多人,该村村民近几年也一直强烈反映地下水位下降、生活和庄稼用水受影响的问题。
对于村民们的不满,球场有关负责人表示:“地下水位的下降不是我们造成的。”
投资方浇灌水来自附近煤矿
“媒体的监督我们接受,我们建球场的确没有审批手续。”8月13日,亨泰伟业公司负责人李玉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尔夫球场的确用水量很大,但球场灌溉水的来源,系附近中能煤矿的井下废水。
当地官方在对媒体的回复中称,中能煤矿在采煤的同时,每天产生1.3万立方米左右的工业废水,过去全部排在附近沙地和农田,淹没了很多农田和林木。后经协商,这些污水经煤矿处理成为中水后,设计管道流入沙地森林公园人工湖,既可以引入草坪球场用于浇灌,又可美化绿化环境,还能实现地下水的循环利用。
李玉亭说,草坪球场日用水量3000吨左右,榆林属高寒地区,球场每年也就能运营5个月的时间,按此计算,年用水量50万吨左右,“2009年沙地森林公园和中能煤矿就签了供水协议,煤矿排水总量的四分之一就够我们用了,球场内打的三眼井只是提供生活必需用水。”
13日下午,记者进入该球场,看到的是欧式建筑会所,球场绿草如茵,高低起伏,中间有自动喷淋系统洒水。工作人员带领记者来到中能煤矿供水的入水口处,一根水管一直在向湖里汩汩地流着。“这样的以沙窝建的小湖我们球场有9个,根据自然落差实现水的流动,浇灌草地的水就是从湖里抽上来的。”
中能煤矿以后如果不能保障供水,这个球场用水如何解决?工作人员表示,附近还有其他矿的水,也能用,再不行,就投资建一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引入城区废水,净化后用来浇灌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