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自大河网
要想掂包入住,还有诸多难题
对于该集装箱的租用方式,李红博说,由于无法解决场地问题,现阶段没法实现单独对个人的出租。“主要面对一些施工队或工作相对固定的民工,采用包月的形式出租,一个集装箱每天6元钱,里面住多少人我们不管。”他说。
虽然价格低廉,但普通民工要想入住也有一定问题,因为租用这种“宿舍”的人,需要自行解决放置场地、接通水电、废弃物排泄等问题。“只要解决这些问题,还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在集装箱内设置洗漱间、卫生间和厨房。”李红博强调,为了相互约束,他们在出租集装箱时,还会要求租房人签订相应的合同,并支付押金。
对于郑州市环道立交桥下露宿的民工,李红博说,他也曾考虑为他们解决难题。“可是限制条件太多。”李红博说,由于旅社属于特种服务行业,有关部门对其申办条件相对严格。
记者查阅相关规定,“旅馆拥有客房总面积须在30平方米以上,每一客房内床位的平均占有面积不少于4平方米……”仅这一项,李红博的“集装箱宿舍”就难以达标。
记/者/手/记/
国内难以实现真正“胶囊”
随着全国房价的增长,房屋租金也“步步高升”。今年2月1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该《办法》在细化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的同时,也重新规定了几项限制条款。针对人口集中城市的出租人分割房屋出租的突出问题,《办法》规定出租住房应当以原设计的房间为最小出租单位,而且人均租住建筑面积不得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比照郑州市有关申请廉租房的标准,人均16平方米应该是一个界限。
如此,“胶囊式”公寓面临许多政策难题,许多毕业生和外地务工者,在不能租到保障房的情况下,依然要面对高房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