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讯 9月24日,2011欧亚生态安全会议在古城西安召开,中共山东省东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曹连杰在会上进行了发言。
发言如下:
尊敬的各位主席、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组织这次专题研讨会,共同研讨生态文明建设,交流世界经验,共谋发展之策,对于加快改善全球生态环境,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借此机会我就东营市加强生态建设的有关情况和大家做一交流。
我发现的题目是《大力改善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东营市地处山东省的北部,是黄河三角洲上的中心城市,是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入海的地方,黄河孕育了共和国这片最年轻的土地,也造就了这里最独特的生活环境,总面积15.3万公顷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系统,维持良好的湿地系统,是保障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生物多样性及湿地保护的重要地区,黄河口历来倍受国际国内的关注,近年来我们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黄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加强,东营市先后被国家命名为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
大江入海口黄河三角洲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带动社会发展的龙头,2009年,中国政府批复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为东营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两大国家战略的定位,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实施国家战略最基础、最核心的就是生态建设,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规划,把改善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作为首要的任务,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的理念,按照黄蓝融合、海陆统筹、一体发展的思路,全面构筑生态系统,发展生态产业,建设宜居城市,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把东营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河海生态文明示范区,后备土地开发区、海陆协调发展的先行区。
东营大部分区域为黄河百年冲击而城的新生的土地,具有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脆弱的条件,为此,我们从黄河湿地环境出发,把生态建设摆上了重要的位置,重要实施了三大生态工程,全面构筑生态体系,一是黄河口湿地生态修复工程,黄河口湿地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湿地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地位,保护好黄河口湿地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生态工程。1999年以前,黄河经常出现断流,其中1997年,就断流266天,造成了黄河口湿地的严重退化,2001年编制了湿地修复的整体规划和区域规划,先后投资15.4亿元,实施了保护区建设,湿地修复、湿地监测、修复湿地50万亩,重点的物种得到了有效的保护,鸟类数量由238种增加了290种,受到了世界的关注,被评为国家优秀自然保护区。
东营土地碱化程度高,造林的难度很大,我们实践中认识到抓好饮水和绿化工程,把水网、林网和路网一体规划,以林养水,以水育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东营的生态绿化问题,为此,我们从2007年开始,在全市城乡实施了三网绿化工程,规划5年造林150万亩,使全市的林木拥有量302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了25%以上,打造黄河绿洲、建设生态家园,目前投资了32亿元,完成绿化面积87万亩,基本形成了水、路、绿一体化的,具有东营特色的绿化模式,构建起了三网绿化的主题框架。
第三是海洋生态保护工程,海洋生物多样,丰富的海洋资源是东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生态海洋、和谐海洋的理念,不断加强海洋资源的管理,加大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特别是2005年,正式成为东亚海项目,我们积极参与东亚海项目建设,深入开展了海岸带综合管理,规划建设了总面积1691平方公里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有效的提高了海洋资源的利用率,近海环境的质量不断改善。从世界的范围看,大江大河三角洲,都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黄河三角洲的崛起,也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发展的道路、发展的方式要与其他三角洲截然不同,当前中国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推进科学发展的历史新阶段,许多国家也恰恰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世界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生态的安全,黄河三角洲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开发的大江大河的三角洲,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自然生态比较脆弱,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考虑到自然含量的承受能力,特别是面对实施黄蓝国家战略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知道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吸引不来高端优质的要素,就不会构筑高效生态的建设。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推进黄蓝经济建设中,推进高效生态这一定位,坚持科学发展、生态发展,加快构筑生态产业体系,一是加快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东营市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东营发展的一大瓶颈,为此我们大力实施高端高效产业的发展战略,加快改造石油化工、橡胶轮胎等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作业,突破高效新兴产业,推动全市产业结构优化,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到了32%,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初具规模,传统产业80%以上的装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石油装备产业的产值,占全国同行业三分之一。
二、大力突破现代服务业,服务业是典型的生态产业,我们把服务业的发展摆上了重要的位置,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着力构筑高端服务业产业链,提高发展水平,东营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黄河口、大油田、湿地生态等旅游资源,都具有世界唯一性的,开发潜力巨大,我们把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加快推进黄河旅游生态区、天鹅湖旅游度假区等重点景区的开发,大力开发特色、精品项目,打造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
三、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东营土地资源非常丰富,有450万亩的国有未利用土地,有330万亩的耕地,发展现代农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我们按照高效生态、优质的原则,发展渔业等,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18家,下一步加强与泰国正大集团的合作,加快实施一批高附加值项目,提高农业综合效率和市场的竞争力,打造东营现代农业品牌,城市是现代经济的发展主要载体,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环境,我们把生态化作为东营发展的方向,按照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着力做好三篇文章。
第一做好水的文章,湿地中有城市,城市中有湿地,是东营的一大特色,为做好水的文章,从2007年开始,我们起动了黄河水城建设,着力构建9纵10横的城市水网框架,可以发展绿化、改善环境,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力,3年多来,累计投资34亿元,实施了体育公园、科技公园等,初步形成了水城的景观,目前正在实施深度开发、加快推进城市饮水和水系循环项目的推进,贯通城市湿地、水系、湖泊、水库,打造130平方公里的生态循环系统,实现水在城中,彰显黄河水城的独特魅力。
第二做好绿的文章,着力构建以水为脉,以绿为衣的系统,把城市道路规划为绿色风景线,在城市和周边建设大面积的林片,建设多个千亩以上的城市公园和绿肺,规划建设环城防护林带,形成点、线、带结合的体系。
第三做好民生的文章,建设以生态宜居城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把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作为重点,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实施奥体中心、儿童乐园、水城大剧院等一批大项目建设,全面改造提升旧城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扎实开展水气污染治理,对工业企业实施搬迁改造,开展重点流域集中治理,配套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各位来宾、朋友们,近年来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生态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人类越来越关注我们的生态环境和家园,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世界的努力,今天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同仁,围绕生态安全讨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对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必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将认真的吸取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虚心学习其他地区的经验,努力把定影是发展好,我们将以积极的姿态,加强与各地区和各城市的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危机生态的难题,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做出贡献,让我们携手合作,为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共同努力,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