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自己即将恢复视力的左眼,17岁的女孩刘倩说最要感谢的就是罗伯伯 本报记者 张杰/摄
本报讯(记者李琳)寒冷的冬日总有温暖,韩城市49岁的罗先生离世后,家人根据他本人意愿,捐献两个眼角膜、两个肾和一个肝,5名患者受益。罗先生的儿子说:“我和妈妈只想让爸爸的‘生命’继续下去,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到他还在我们身边。”
昨日,陕西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宣布,成功完成首例陕西籍捐献者器官捐献。
5例移植手术全部完成
12月15日晚10时许,韩城市49岁的罗先生因冠心病、缺血缺氧性脑病抢救无效死亡。16日,罗先生的妻儿根据本人意愿做出了器官捐献行为,首例“陕西籍器官捐献者”将自己的肾脏、肝脏、眼角膜捐献,这些器官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移植,5名受捐患者均处于康复中。
“捐献者在韩城死亡后,医生立即获取所有需要的器官,飞驰西安。”交大一附院肾脏病医院院长薛武军介绍,当时确定了5位受捐者,当器官送到医院,手术连夜展开。到16日下午,5例移植手术全部完成。
“谢谢罗伯伯,让我开始新人生”
“谢谢罗伯伯,让我开始了新的人生。”17岁的刘倩看着屏幕上罗先生的照片,双手合十感恩,眼泪顺着脸庞落下。她的手术医生张林说,为了这一天,刘倩等了一年多。
刘倩家住宝鸡,在西安打工。她从小左眼视力就不好,被诊断为左眼角膜白斑。因为一只眼睛看不见,她一直都很自卑。昨天,刘倩的左眼已能够看到一些轮廓,想到未来,刘倩笑得很甜。
60岁的余苏玲来自乾县农村,未结婚时就因病双眼看不见,仅能感觉一点光亮,17年前进行了右眼的角膜移植,几年后又因为白内障失明。医生张林说:“17年前就是我为她做的移植,很可惜后来又双眼看不见了。”昨天上午,摘除纱布后,她高兴地说:“我看见电视机了。”
49岁的孙某,患乙肝、肝硬化10余年。近1月来感觉到极度疲乏、腹胀、皮肤黏膜重度黄染,生命垂危。幸运的他接受了罗先生的器官移植,目前恢复情况良好。
52岁的李某和裴某都身患尿毒症,长期的透析治疗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漫长的等待后,他们也因为罗先生的爱心重获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