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雅虎虎落平阳风云路 或寄希望于中国战略扭转颓势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京报  2011-12-28 08:40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2011“身怀绝技”的高人
2011“身怀绝技”的高人
联合国儿童基金年度照片
联合国儿童基金年度照片
·密码大泄密网友制分析报告 密码123456最受宠
·河南6警察杀人伪装自杀现场 死者遗体7年后下葬
·女大学毕业生天上人间介绍卖淫 曝小姐卖淫价格
·保时捷少女路边救人续:救人是小事别叫我富二代
·现任广东电视台主持人伍思誓言“睡100个男人”
·画家安云霁陷入“船震门” 称将起诉全体网民

  开创门户模式盈利

  雅虎借鉴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通过流量(相当于传统媒体的发行量)来吸引广告客户,达到盈利。

  雅虎的创立被认为生逢其时。当时引领互联网潮流的“互联网新星”网景公司成为雅虎发展的助推器。

  1994年,网景发布的知名产品——浏览器“Netscape Navigator”(网景航海家),标志着互联网时代的开始,这款浏览器几乎垄断了整个互联网的入口。网景在浏览器中增加了一个搜索按钮,直接将人们的搜索请求导引至雅虎网站,这意味着网景将用户资源无偿送给了雅虎。

  1996年4月12日,雅虎亦紧随网景的脚步在纳斯达克上市。IPO价格为13美元,开盘后一度大涨至43美元,最后收于33美元,股价上涨154%。正式成立一年多的雅虎,取代网景成为“互联网经济”的风向标。

  上市成功后,雅虎即面临盈利模式问题。在当时,互联网的盈利方式有几种选择,一种是微软的软件收费方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传统的软件销售工作,靠出售产品赚钱;网景就是这一模式的代表,他们的浏览器需要用户付费39美元才可以下载。面对已经在传统软件业获取丰厚利润的微软,这种模式拷贝的脆弱性一目了然:微软随后用免费的Internet Explore浏览器击败了网景。

  另一种盈利模式是向用户收取上网费和服务费。据一位高校教师回忆,早期的字符界面,互联网无论是接入网络还是查询资料,均需要按时、按次计费,极为昂贵。万维网普及后,浏览成为免费行为,但仍有部分商家将盈利模式建立在对用户收费上,例如当时提供接入的美国在线(AOL)。

  杨致远和菲洛并没有选择上述两种方式,而是借鉴了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他们观察到传统媒体并非靠出售报纸盈利,而是以内容吸引用户、以广告盈利。向用户展示的次数越多(发行量越大),其广告收入往往越高。借鉴这一模式,雅虎亦采用向广告商收费、对用户免费展示内容和广告的方式获得利润,并由此确立了互联网上最重要的商业资源:流量,即相当于传统媒体的发行量。

  雅虎必须吸引尽可能多的用户到网站来浏览,因此它将大量资源投入到内容建设上,试图让网站成为用户上网的起点,并尽量在一站之内解决用户的所有需求。这种模式被称为“门户模式”,其后,在中国出现了搜狐、新浪、网易等模仿者。由雅虎开创的门户模式成为互联网web1.0时代最为典型的商业模式。

  恐惧微软而躲避技术

  雅虎将自身定位于“媒体公司”的原因之一,被认为是出于对微软的恐惧,因网景公司是前车之鉴。

  在免费服务的模式下,雅虎的资金消耗极快,很快烧尽了红杉资本投入的首期200万美元风险投资。日本最大的风险投资商软银公司的孙正义找到杨致远,提出投资雅虎。

  在雅虎上市前夕,孙正义以半强迫的方式提高了自己的投资额和持股比例,最终投资3.5亿美元,持有雅虎近30%的股份。有了充足的资金,雅虎得以用免费战略快速扩展市场、提升流量,成长为当时的互联网第一大网站。

  在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于1994年提出“信息高速公路”战略后,整个经济界充满了对互联网经济的期待,一些传统的大企业亦开始关注对互联网使用群体的广告覆盖,雅虎作为当时最大的互联网网站,获得了宝洁、强生等品牌的肯定,并在其首页购买了展示广告位。

  与此同时,大量投资的进入使很多小网站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由雅虎确立的“流量为王”方式使他们也急需获得流量以向风险投资商证明自己的价值。从雅虎获得流量是一种省事高效的办法,因此他们亦向雅虎购买广告,进行流量导引。

  在这种盈利模式下,格雷厄姆发现,虽然办公室看上去是个软件公司的样子,但雅虎坚称自己是一家“媒体公司”。既然雅虎采用了互联网服务免费的方式,那它只能依赖广告,走媒体之路。

  另外一个雅虎将自身定位于“媒体公司”的原因,格雷厄姆认为,是出于对微软的恐惧。“比我年轻的人可能很难理解1995年时,整个业界对微软的那种恐惧。雅虎目睹了微软是如何击败网景的。如果他们仍然沿着网景的道路走下去,那网景就不是微软的最后一个受害者了。做一家技术公司,可能要被微软碾碎。”

  “伪装”成媒体公司以躲避微软的正面强攻,不能说不是一个好办法,但雅虎“伪装”得过于认真了,这带来另一个问题:对技术开发的忽视,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才储备不足。

  格雷厄姆认为,雅虎本来有机会成为像Google那样的“人才磁铁”,最好的时机出现在1998年,因为那时Google还不为人知,雅虎则是互联网企业的领袖,有吸引大量人才的形象和实力。但雅虎没有那样做,后来Google做到了。

  由于没有看到搜索引擎的巨大前景,大卫·菲洛在1998年曾拒绝了佩奇和布林谋求将Google出售给雅虎的努力,尽管格雷厄姆极力建议他收购Google。

编辑:张丹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