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捕到它的渔民说,活了60多岁,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鱼。
4个人才抬得动
水库距离高禹镇上约2公里,渔老板找来皮卡车,将其运到了天子湖书画院里,这里也是个度假村。
这个度假村的老板在杭州工作,承包了水库,每年能捕捞几万斤。
员工们开始将大鱼养在一个水池里,里面还养着三五斤重的鱼。大鱼一进入,这些三五斤的鱼,就好像小虾米一样。
担心“庙太小了”,员工们又将大鱼,转移到了院子里的深水池里,还给它配备了打气泵,给水里增加氧气。
要抬它,需要4个人合作。度假村的员工们纷纷给朋友们打电话说:“我们这里捞的一条大鱼,比我们还要大。”
昨天下午,记者看到了这条大鱼,没了大水库的生存环境,大鱼也失去了许多生气。
它的鱼鳞比我的拳头还大,可能是元气受损,它侧翻着身子,肚皮朝天,大口大口地喘气。
一条三斤半的青鱼,在它边上放肆地游荡,甚至从它泛红的肚皮上滑过,让人有龙搁浅滩任虾戏的感慨。
渔工说,肚皮泛红是因为受了点伤,但不会影响到它的生命。如果长期没什么好吃的,可能就容易出问题。
有人出价1万元 渔老板不打算卖
56岁的王百平,负责管理天子岗水库的渔场。他说,自己打了几十年鱼,也没有看到过这么大的螺蛳青,往年捕捞过一百多斤的,虽然知道水库里有大鱼,但捕捞不上来。
王百平说,这个水库是附近几个乡镇的饮用水源地,不可以放鱼饲料,都是天然生长的,也没有放鱼苗进去。
那么,这些大鱼又是哪里来的呢?
王百平说,库区以前有几个自然村,有稻田、池塘养鱼,后来迁移出来了,水库的鱼可能就是当年涨水时从稻田跑出来的,然后在水库里留存了下来。
王百平说,这条大鱼头上还有貌似篆体的纹路,清晰可见,像个王字,又像花朵。按照他的说法,鱼越大,价值也就越大,因为鱼肚最值钱,肠子、鱼鳔等,都很营养,加之是原生态的,能卖个好价钱。
螺蛳青市场价十几到二十元一斤,野生的稍微贵点,照此,这条螺蛳青能卖4000元左右,已有酒店老板愿出价1万元购买,不过渔场的老板不打算卖。
它是不是浙江青鱼王?
浙江自然博物馆鱼类分类学的博士袁乐海说,螺蛳青学名青鱼,是鲤形目、鲤科的脊椎动物,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比较多,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青、鲢、草、鳙)之一。
它多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一般不游至水面。因为各地都能适应,肉质好,长得快,体型较大,是经济性鱼类,所以是湖泊、池塘中的主要养殖对象,西湖就有许多青鱼。
青鱼食性比较单纯,喜欢吃软体的螺蛳、贝壳类等食物,为肉食性鱼类,因此青鱼也是 “四大家鱼”中最好吃的,肉质特别鲜嫩。
但在菜市场并不能经常买到,可能是因为价格比草鱼贵的原因。
208斤的青鱼,算不算浙江最大的?袁博士说,长度和重量都应该是前几名,但不知道是不是最大的。去年九十月份,千岛湖有送给浙江自然博物馆一条长1米7的青鱼做成标本展出,都算大的青鱼了。
这么大的青鱼,要多少年才能长成?袁博士说,正常情况下,一般青鱼的寿命是二十多年。5龄(一岁为1龄)青鱼就成年了,每年生长得很快,到了20龄左右就是老年了,生长速度会变慢。不过鱼一生只要有吃的,体重都能增加,只是越来越缓慢,直到死亡。这次的大青鱼,应该是老年了。
是不是越大价值就越大?
袁博士说,没什么特别价值,除非给科研机构做标本。“青鱼很多很多的,不是特别珍贵。”
鱼的哪些部位好吃?
建议少吃鱼头
有人喜欢吃鱼头,有人喜欢吃鱼唇,还有人喜欢鱼肚,那么,鱼到底哪个部位好吃?
是不是像老渔民说的那样,大青鱼的鱼肚营养价值最高,最好吃?
袁博士说,这个要看你个人喜欢吃哪个部位。通常来说,鱼腹部肋骨一带的肉最好吃,细嫩、带些脂肪,鱼刺也比较少。给小孩子吃鱼,最好是吃这个部位。
不过,有一点要特别注意,鱼头尽量少吃,因为养殖的鱼,会有许多重金属,以及其他饲料的化学元素残存,毒素基本上都吸附在头部,蓄积起来,人吃下去,就转移到人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