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广西镉污染事件源头未确定 饮用水仍面临威胁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华网  2012-01-29 21:11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女星街头半裸宣传公益
女星街头半裸宣传公益
第13届NRJ音乐颁奖礼
第13届NRJ音乐颁奖礼
·汉代“造”玉凳拍2.2亿 网友指当时未发明凳子
·澳大利亚总理遭土著居民围堵 脱困时跑丢鞋(图)
·广东百余师生每人交千元未能上卫视春晚 学生大哭
·湖北农村小学缺钱缺人 老师称谈论工资时受屈辱
·西藏所有寺庙将实现九有:有4领袖像国旗人民日报
·男子疑妻子出轨在其腹部刺“偷男人的下场”

  构筑多道“防线”确保下游安全

  据河池市副市长李文纲介绍,当地利用大坝控制受污河水的流量,在污染源至叶茂电站、叶茂电站至龙江三桥、龙江三桥至洛东水电站、洛东水电站至三岔水电站、三岔水电站至三岔铁路桥等断面设立5道“防线”,通过放水稀释、投放降解吸附物等方式降低镉浓度。

  “尽一切能力,在河池境内将受污染河段的镉浓度降至最低,确保下游饮水安全。”李文纲说,根据专家估算,目前龙江河段受污染水域中的镉浓度已降解60%左右。

  目前,柳州已打响“柳江保卫战”。当地在柳江支流龙江河段糯米滩电站采取降解措施降低污染物浓度,同时调用柳江上游的麻石、浮石、古顶、大埔4个水电站实施冲淡稀释;环保部门增加监测次数,每两小时向市民公布监测结果,维护当地社会稳定。

  处置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专家组专家、国家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许振成说,按照目前制定的处置方案进行处置,柳州红花水电站以上、流经柳州市区的柳江河段可能会出现镉浓度超标1到2倍的情况,目前正努力控制在1倍以内,并尽最大可能实现不超标。

  许振成认为,柳江在来宾市象州县石龙镇与红水河交汇形成黔江,红水河的流量比柳江的流量大。再往下游,黔江和郁江在广西桂平市交汇形成浔江,浔江再在梧州市与桂江交汇成西江,各条流量很大的江河交汇后,基本被稀释的龙江镉污染不会对流入广东的江水水质造成影响。

  污染源仍没有最终确定

  随着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进一步在网络上发酵,有部分网友发帖称,龙江河死鱼事件于15日发生,当地仅公布了初步认定的一家涉嫌企业,至今已过去10多天,为何没有采取相关处罚措施?网友们希望当地尽快公布对污染源的排查情况。

  对此,广西河池市应急处置中心28日消息称,目前广西龙江镉超标污染事件中污染源的最终确定遇到一些难题,由于岩溶地貌等多方面原因,目前污染源的排查仍需进一步确定。

  河池市环保局局长吴海悫解释称,经过不断筛查,广西金河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废渣堆放场所未达到国家标准,成为污染源嫌疑企业之一,但完全认定这家企业为污染源,专家们仍需要取得更充足的证据,同时还需要对其他企业一一调查,以全面确定污染源。

  吴海悫说,眼下排查工作遇到较大困难。河池市地形复杂,地下溶洞较多,企业排污容易通过地下溶洞进入河中,专家取证非常困难。另外,由于环保部门发现龙江受污染时间较晚,也给取证带来难度。广西壮族自治区环保厅已动员环保监查骨干力量前往河池开展排查工作,包括地质岩溶、水利、水文和环保等多个领域的专家也已来到河池,为排查污染源提供技术指导。

  但记者在实地走访发现,此次镉污染事件事实上是继2011年8月云南南盘江“铬渣污染”事件之后的又一次环保警钟。和云南不少地方一样,记者曾在广西一些河流的周边发现,当地一些重金属矿产的开采往往是泛滥而无序的,环保监管并没有到位。

  在云南“铬渣污染”事件中,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家无视法律、置群众生命于不顾的企业,更有在监管上后知后觉的某些政府职能部门。而这一点,在此次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中记者也似乎依稀能感觉它们的存在,有关方面应该在后期事故责任调查中给公众一个明确说法,做到亡羊补牢。

  对于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的进一步处置和调查进展,新华社记者将继续保持关注。

编辑:张丹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西安市最近几天空气优良 市民响应倡议少放炮(图)   12-01-29 07:29
·图文:直击广西处置龙江河镉超标污染事件   12-01-28 16:16
·龙江河镉污染事件:柳州供水管道紧张施工   12-01-28 16:11
·专家称龙江镉污染事件不会影响下游水质安全   12-01-28 16:11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