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孙忠实:一天吃六个胶囊没吃多少铬 不要恐慌
http://news.hsw.cn    来源: 人民网  2012-04-20 10:0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祭蚕盛典”重现北京
“祭蚕盛典”重现北京
摄影师拍摄“人间天堂”
摄影师拍摄“人间天堂”
·台湾夫妻10年不曾交谈一言只传纸条 获判准离婚
·贵州男子回家隔门听到男人声音 疑妻偷情服毒自杀
·襄阳小学生发帖吐槽学校质问校长 落款自称屌丝
·女大学生厕所生男婴后扔下6楼 家属在家未发现
·丈夫因为妻子太优秀抑郁 压力大曾想要离家出走
·21岁女孩被追求者泼硫酸毁容 凶手称愿照顾一生

  人民网北京4月19日电 今日,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在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说,一天吃六个胶囊,一天三次、一次两个,没有吃掉多少铬。所以,要冷静,不要恐慌,不要把药用空心胶囊铬超标说成很大的危害。

  孙忠实介绍,出现药用空心胶囊铬超标问题,并不奇怪,在商品经济社会,一切向钱看,很多人不讲诚信,不讲道德,不讲良心。所以,采取了种种非法手段来造假、制假,以次充好,赚黑心钱。今天可能是一个胶囊,明天没准出现另一个造假问题,这不奇怪。问题是我们要从事件中总结什么教训。我个人认为有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对空心胶囊铬超标一事,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恐慌。正常的胶囊是用明胶做的,而小作坊用工业明胶代替医用明胶,质量肯定不好。所以,大家说它含的铬大大超标。这里做个解释,对于胶囊的质量标准,在2000年新版的药典标准里面是没有的,也没有对铬的标准,2000年以后的药典才对此定了标准。

  2000年以前为什么没有这个标准?一是当时没有先进的检测手段,不能知道胶囊里是否有铬,有多少。第二,胶囊里有多少铬会造成人体损害,这个也没有标准。2000年以后,我国参考国外药典,进口了检测仪器,检测仪器在一些大的单位、研究所、大专院校,个别大的医院才有。药厂没有这个仪器,怎么能知道是否超标?

  第二,怎么看待铬超标?为什么工业明胶含有铬?工业明胶是用皮革做的,皮子在鞣制的过程要用铬酸盐,所以在皮革制成的明胶里,必然带有没完全去掉的铬离子,有的低,有的高。按照国家标准,是一公斤不得超过两毫克,这是明胶。现在有超10倍、20倍,甚至上百倍的。但是,即便有这样的现状,我们也不要恐慌。

  如果长期大剂量吃用含有铬的食品或者药品,那是会中毒的,是慢性中毒,表现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上。但是,如果吃一种药或者两种药,一天吃六个胶囊,一天三次,一次吃两个,也没有吃掉多少铬。所以,我觉得,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们要冷静,不要恐慌,不要把它说成很大的危害,这样造成老百姓都不敢吃胶囊了。

  另外,药用空心胶囊铬超标,也说明企业没有尽到责任。企业购买原材料,包括药品的原材料,包括包装的原材料,都要经过验收。生产质量规范(GMP)里面写得很清楚,每一批原料、每一种原料,包括包装都要经过验收,说明公布的13个企业没有尽到责任。就是以钱、以价格论英雄,为了降低成本去招标,所以就把不好的次品、劣品引到厂里面来了。所以,经验教训证明,企业要尽到责任,以诚信换老百姓的信任,以责任感换老百姓的安全。

编辑:陈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药厂假冒空心胶囊偷偷倒田间 胶囊一捏就碎掉颜色   12-04-18 03:18
·高清图:河北浙江造药用胶囊工业明胶生产车间曝光   12-04-17 08:54
·"问题胶囊"有11个品种曾入沪 部分网上药店还在销售   12-04-17 08:28
·西安药厂空心胶囊千粒卖3元 市场存浙江新昌胶囊   12-04-17 03:07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