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赵乐际在报告中指出,未来五年将把新增财力的80%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而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全省民生投入突破2000亿元,创历史新高。
在5月8日、9日的报告审议中,作为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的各市市委书记、市长们,围绕报告内容谋划着本市的“民生账本”。随着“民生账本”里一项项事项的实施,相信各市群众的生活质量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本报记者张小刚 冯强/文 张杰/图
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
未来5年建33万套保障房
党代表、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说,过去的五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使全市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全市民生支出累计超过1000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0%。
“西安的发展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我举个例子,就连路上栽什么树都很关心。”孙清云介绍,2008年8月,省委书记赵乐际到蓝田县曳湖镇调研,发现当地村民把种了几十年的樱桃树砍了当柴火烧,一问才知道因为树龄老了不结果,收入也少,因此要砍掉。随后赵乐际书记批示,让西安市市容园林局把这些樱桃树买下来移植到市区作为景观树,一方面绿化了城市,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未来五年,西安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目标定位。孙清云说,在此过程中还是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民生方面每年要办一些实事,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舒心。”未来五年,西安将完成85个城中村改造工作,启动32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回迁安置9.13万户、32.3万人。另外,建设保障性住房33万套,覆盖面23%以上,基本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并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保障房保障范围。
对于大家关心的校车问题,孙清云表示,市委、市政府将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为幼儿园、小学配备符合标准、数量充足的校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