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赵乐际在报告中指出,未来五年将把新增财力的80%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而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全省民生投入突破2000亿元,创历史新高。
在5月8日、9日的报告审议中,作为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的各市市委书记、市长们,围绕报告内容谋划着本市的“民生账本”。随着“民生账本”里一项项事项的实施,相信各市群众的生活质量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本报记者张小刚 冯强/文 张杰/图
渭南市委书记庄长兴
今年建成13个移民搬迁社区
“让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是市委、市政府干事的目标。”党代表、渭南市委书记庄长兴说,渭南市坚持把新增财力的80%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加民生投入,按照省上要求,实施了蛋奶工程、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及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等一项项惠民措施。
今年的民生工程进展在庄长兴心里也有一本清晰的账目。“保障性住房开工项目46个,将建设62.35万平方米、9004套;创业培训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力度加大,促进新增就业21200人。另外,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民工工资不断提高,粮、菜、果等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秦岭北麓移民搬迁是渭南市去年启动的一项大的民生工程。该工程涉及临渭、华县、华阴、潼关4个县(市、区),19个乡镇,568个行政村,55.6万农村人口。由于这一地区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恶劣,渭南市于去年启动了秦岭北麓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工程,“我们计划用三年时间对秦岭北麓地区2.2万名因贫因灾群众进行异地搬迁,项目总投资121520万元,采取异地建新社区的办法,让这一地区的群众住上安全便捷、设施齐全的新居。”渭南市计划今年完成13个集中移民搬迁社区的主体建设,到2013年计划搬迁安置贫困群众5603户、2202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