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一摸我们究竟还有多少家底
宁强县田野文物数量众多,且大多处于交通不便的高山密林中,有的地处无人区。记者了解到,在此次案件中,被盗古墓葬多数属于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的盲区,未进入普查范围。
“出了(盗窃文物)这事,看着是个丢人事,其实也是个好事情,不但暴露了一些问题,还警醒了我们。全县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共有田野不可移动文物点1420处,可基层文保员只有29名,山大沟深,跑都跑不过来。”对于文保队伍的建设,宁强县文管所所长窦友华心急如焚。
“县文物旅游局现有在职干部职工22人,从事文物行政管理工作人员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仅2人,文物保护工作人员队伍力量薄弱。”宁强县文物旅游局副局长张文丽表示,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去年文物盗窃案发后,该局随即制定《2012年宁强县田野文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报送汉中市文物旅游局申请对“三普”中漏查田野文物再进行普查登记,在全市文物系统抽调人员组织文物普查队伍对我县田野文物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普查内容主要对县境内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全面普查,以调查、登录新发现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重要工业遗存等6大类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
“对那些不利看管、在原地确实无法保护、可以整体迁移的石刻等文物,按程序报批后将其运到安全的地方集中保管。”张文丽说,除了开展普查“摸清家底”,文物部门还与全县镇、村签订《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把文物安全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文物点、各个岗位和具体人员,确保不留死角与盲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