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面下锅如龙蛇 本报记者 王乐 摄
核心提示:媒体曝陕面面食达到上百种,能叫得上名字的面超过500多种。陕人爱吃面,全国知名。不过,作为面食的发源地之一,陕面却出现省内红火、省外冷清的态势。这一观点被部分网友质疑,认为陕西的面食遭遇的市场情况特殊,全国许多地方的人都不习惯吃面食,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陕面的推广,但是不能断定陕西面食省外遇冷,最起码陕西面皮、羊肉泡馍等在全国来说还是很火爆很有名气的。
询问“陕西吃货”驻各地分舵舵主:陕西面皮和羊肉泡馍在你所待的地方有名吗?
微博征集你所知道的陕西面食:
据统计,能叫得上名字的陕西面超过500种。哇,500种啊,小编我只吃过岐山臊子面、户县软面、杨凌蘸水面等比较常见的面啊,宫廷罐罐面、驴蹄子、大荔炉齿面,这都是啥面啊?我么吃过啊……老陕们,都来说说,你都知道什么面呢?你还了解什么地方特色的面食呢?【点击推荐】
“几千年来,臊子汤在岐山村村落落的面锅里翻滚着,岐山臊子更成为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这是近日央视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对岐山臊子面的描述。然而,在陕西,除岐山臊子面外,户县摆汤面、杨凌蘸水面、韩城大刀面……地方性的知名陕面达到上百种,能叫得上名字的面超过500多种。
陕人爱吃面,全国知名。不过,作为面食的发源地之一,陕面却出现省内红火、省外冷清的态势。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热播,给陕人引出的思考是——如何让陕西面走出潼关,让全国人解“馋”?又如何让陕面带动陕西的美食经济更上一层楼?
“特色”面“两天不吃就想”
惠大叔是西安市临潼区人,地道的关中汉子。前几年和儿子在西安开了两家面馆。
上周,记者来到惠大叔在西安市大差市附近开的“乡村面王”面馆。据惠大叔介绍:“总体来讲,生意还蛮不错。”记者现场看到,该店经营的面条主要以手工面和拉条子为主,因为臊子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品种,比如有香辣味、五香味、清香味、家常味、五味俱全等。“这是根据我们临潼当地的面条品种专门创制的臊子,由于味道不错,也受到了顾客的欢迎。”惠大叔这样对记者说。
在离该面馆不远,还有一家“特色疙瘩面”面馆。是家夫妻店,老板张先生是渭南蒲城县人,“我们这个面很特色,是一面三吃,一份面分为三小份,面上来后,配上三种不同类型的臊子,分别是干拌、酸汤、芝麻酱。价格不贵,一份面9元钱。”
西安市西稍门则有一家叫做“飞龙面庄”的面馆,记者来到这里,看到店里坐了不少顾客。正好老板闫先生也在,“我这里的面主要是手工面,就是地道的陕西面。平时来吃面的主要以周边的回头客为主,生意还可以。”
在西安市电子城一家宝鸡面馆,老板告诉记者,“我们的面除了岐山臊子面外,还有拉条子和扯面,每次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店里的顾客就坐满了!外面还要排队呢!”一位顾客说,“我就喜欢吃这里的干拌面,两天不吃就想,味道美得很!”
相关新闻:《舌尖上的中国》热播 各校网友追忆母校食堂美食
“舌尖效应”持续发酵 西安网友晒出舌尖上的母校
西安被赞“吃货天堂” 网友自制回民街美食地图
记者调查:西安8成市民不会擀面 网友叹生活技能或成"绝技"
反思:陕西美食如何能走出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