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这些热点,本该跟孩子无关

 

  幼童遭猥亵性侵、女童被同学围殴摘掉脾脏、幼儿园拼爹成了风气、小学生偷看成人片愁坏老师……把这一长串热点集合在一起,绝对不是为了耸人听闻。不过当类似热点新闻屡屡诉诸报端,而众人愤慨之余,除了心有戚戚地警告自家孩子小心保重之外,眼前似乎并无更妥当的解决途径。反思不止,愿有善途。

 

2013-6-3
91
     
性侵——20天8起校园性侵案

  5月8日:海南万宁发生一起当地小学校长和房管局工作人员带6名小学女生开房事件【详细

  5月16日 安徽潜山县某小学的校长杨某在长达12年的时间中先后对9名女童实施性侵【详细

  5月20日 青岛崂山区梅岭西路283号一家幼儿园保安员猥亵儿童,两名嫌犯已被刑拘【详细

  5月22日 广东雷州某小学校长郑某以辅导为名将该校两名女生多次诱骗至宿舍强奸【详细

  5月26日 湖南嘉禾县普满中心小学数学老师曾星明猥亵6名学生,最小的仅7岁【详细

  5月27日 深圳市南山区弘基学校42岁的吴某为小学二年级老师利用午休对学生猥亵【详细

  5月27日 安徽六安市舒城县南岗镇居民数学老师王某某猥亵七岁女童【详细

  5月29日 桐柏县黄岗镇村级小学教师杨士付先后对多名女生实施猥亵。【详细

  ※思考:最高法死刑亮剑能否震慑校园性侵案频发?

  最高人民法院表示,对此类案件决不手软。最高法刑一庭副庭长薛淑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各级人民法院进一步加大对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犯罪的惩治力度,对严重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犯罪分子,依法应当判处死刑的,绝不能手软。【详细

  死刑真的能够震慑校园性侵案频发吗?幼童无自我保护的能力,却时时被赋予“未来”之称。一只只伸向“未来”的罪恶之手,令人发指。而每每随此类案件一起跳入公众眼帘的“嫖宿幼女”等畸形词眼,更令人心寒。确立界限清晰的定夺依据,迫在眉睫。

  ※提醒:孩子们,大灰狼不是灰太狼

  少不更事时,本该是尽享纯真之际,累牍的负面报道却令人心情沉重。我们也想以宽容、向上的心态去告知孩子们,世界很美好,未来很璀璨。但眼下,我们只能黯然的一遍遍告诫,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因为要防拐);对异性(无论是谁)保持距离(避免道貌岸然者一秒钟变禽兽)。法度的偏差或缺失,让危害无处不在,童真过早丧失。

校园暴力——谁都可能是施暴者

  学生围殴学生5月7日 湖南小学生遭同班女生围殴,脾脏被摘除。此前,该女生曾多次遭同学殴打【详细

  老师体罚学生4月28日,神木11岁小学生由于作业没完成,被语文老师刘某用橡胶棍将腿部多处打成淤青。【详细

  父母体罚学生5月3日,江苏淮安市一名小学生跪地1小时,因偷拿同学钱物被停课,母亲暴打罚跪不准他回家。【详细

  ※思考:棍棒加身,谁在逼我们畸形成长?

  棍棒底下出孝子。老话是否适用于无极,尚无定论。目的或许不同,但施暴者用心是一致的。暴力打压不过是为求震慑,打到你怕为止,这种错误的认识只会复制畸形。

  殴打,体罚,身体上的创伤或可痊愈,但幼童心灵上的创伤却会结痂沉积。他日成为新的施暴者,并非没有可能。

“自学”性教育——成人片受众低龄化

  3月26日,西安一女老师因为“抓”到小学六年级学生用手机看成人片担心到失眠。有心理医生认为,这是孩子对性的好奇,老师和家长需要给孩子进行性知识方面的引导,让孩子更科学的了解,满足他的好奇心,性教育应从娃娃抓起。【详细

   ※思考:老师、家长谈性色变,学生能咋办?

  一位长期从事小学教育的老师谈起这个话题曾感到无奈,很多老师都谈性色变,即使想要以良好的方式引导孩子,也感到力不从心。

  儿童早熟化,赶上信息发达的好时候,答疑解惑的渠道已不仅局限于老师、书本。而避讳和不健全的心理及卫生课,并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推荐案例:香港最受欢迎的儿童性教育图片:告诉你的孩子,他到底从哪儿来的

残杀同学——别小看孩子的那点儿仇恨

  2012年6月18日,泸西县白水镇果衣小学生在放学途中将与自己有争执的8岁女童杀害【详细

  ※思考:谁教得他们如此凶残

  成年人互相残杀,法律会严惩,而未成年人的致死犯罪多以劳教为戒。泸西县小学生与8岁女童仅是口角之争,推拉之下令对方头部撞在石头上昏厥,并未致死。但这名小学生却因为担心女童醒来告诉家人引发纠纷,索性将其拖入树林,掩住口鼻令其窒息而死,并将石头丢在女童身上,并用树叶遮盖尸体。一个小学生而已,恶举一气呵成,甚至还想到掩埋尸体,逃离现场,却丝毫没想过施救。小错酿成大错,往往是瞬间。

拼爹——谁家有爹抵万金?

  【家长委员会按资排辈】四川攀枝花四小成立了家长委员会,但委员会的职务,是按照学生家长所在单位的职务高低进行对应安排。有家长吐槽,论资排辈家委会变味了。【详细

  【择校=托关系+掏钱】早前,华商网曾报道过,西安一位市民为了给孩子在东郊一小学报名,该校校长却称要交5万元才能让孩子进来,如果不交钱,校长表示名额已满。不少网友都认为,为孩子择校就是托了关系又掏钱,一个不能少。 【详细

  ※思考:拼爹的时代已来临,问过爹的感受吗?

  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视孩子为第一位的爹妈们的战争就不会停止。更有甚者,孩子竞选班干部甚至得到老师的优待和亲睐,也和“爹”的身份地位有直接关系。拼不过的,就只有代代相传的撒大谎,一如早前报道过的父母在孩子入学前,教孩子撒谎说父母是双公务员。

  幼儿园里两个5岁半的孩子,争论谁家的汽车更大,谁家的爸爸更帅,谁家的爸爸更靠谱——能抓坏人有手铐。争论到最后,败下阵来的孩子回家说,我要换个爸爸。

  虽是稚语,相信孩子的爹听了并不好受。

结语

  防黄防暴力,是退无可退的底线。

  处于当下,我们不得不承认并努力地趋向于实现:教育我们的孩子,学会保护自己才是第一位的,不求你拯救世界,但求你在成年前不轻易受摧残;寄希望于我们的法律,少容忍多保护,斩断黑手,让伸手者时时畏惧;期望残酷的社会起码留一丝善意给孩童。

  至少,在他们成年后,不会心怀憎恨地认为,早已成年的我们从不曾真诚保护过他们,而只是用肮脏的手,将一个好好的世界弄的污秽不堪,还自欺欺人地摊开在他们面前。

 
56岁男教师性侵多名幼女

微博话“孩子”
 

往期回顾
第127期:你敢接受陌生人的“爱心”吗?
第127期:你敢接受陌生人的“爱心”吗?
  世上的“好人”到底多不多,这也许真是个问题。但别把每个对你释放善意...详细>>
【2014新闻解读课】126期:你为什么不读书?
【2014新闻解读课】126期:你为什么不读书?
  阅读和其他任何事一样是种兴趣嗜好,有人好这口,有人就是提不起神。详细>>
【2014新闻解读课】125期:清明节 过好我们的“感恩节”
【2014新闻解读课】125期:清明节 过好我们的“感恩节”
  近年来,我们看到清明节习俗的怪象丛生,比如,过去代表钱和家畜的简单...详细>>
新闻解读课124期:孙思邈拿错书,错得有多远?
新闻解读课124期:孙思邈拿错书,错得有多远?
  孙思邈生活的唐朝,书都是卷轴的,到明朝中期线装书才出现。详细>>
新闻解读课123期:西安,您是古城还是国际都市?
新闻解读课123期:西安,您是古城还是国际都市?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详细>>
新闻解读课122期:别为“推普”操闲心
新闻解读课122期:别为“推普”操闲心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规范使用通用语言...详细>>
新闻解读课121期:别让不规范成习惯
新闻解读课121期:别让不规范成习惯
  汉中抓嫖事件中,有一个问题成为了争议的焦点,警方在执行公务时为何不...详细>>
新闻解读课120期:别过度解读“马上体”
新闻解读课120期:别过度解读“马上体”
  有人说“马上体”其实寄托了大家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你怎么看呢?详细>>
新闻解读课第119期:西安做"一线" 那么远又那么近
新闻解读课第119期:西安做
  包括西安在内的15个城市跻身“一线”,“新一线”这名号到底是迟来的“...详细>>
新闻解读课118:面对雾霾,你要钱还是要命?
新闻解读课118:面对雾霾,你要钱还是要命?
  年轻的时候拿命换钱,老了拿钱换命。偌大的中国现在是不是也已深陷“拿...详细>>
新闻解读课116期:中国人的信任危机
新闻解读课116期:中国人的信任危机
  到底是什么蒙蔽 了我们的双眼让中国人不信任中国人?难道中国已经陷入了...详细>>
新闻解读课第117期:儿歌被植入广告,不必反应过度
新闻解读课第117期:儿歌被植入广告,不必反应过度
  也许对孩子来说,其中的某些品牌就只是个品牌,不具任何其他意义,儿歌...详细>>
联系我们

微信:hsw_news
电话:86519800
本期策划:多比

扫描二维码进入华商网微博浏览更多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4 西安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B2-20080006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