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20日 登录论坛 注册

西安市灞桥区简介

来源: 华商网 时间:2014-09-18 16:38:50 编辑:周庆辉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灯火辉煌的城市夜景

  灞桥区位于西安城东,白鹿、铜人两原并峙于东,浐河纵贯于西,渭水横卧于北,鲸鱼沟逶迤于南。灞河自东而来,穿流全境,过祥云桥而北向入渭。自秦汉以来,历朝历代屡建桥梁于灞河之上,以贯通东出通衢,灞桥因而得名。灞桥区总面积3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9.6万,辖9个街道,40个社区,220个行政村。

  灞桥人文底蕴深厚,境内半坡遗址、汉文帝霸陵等人文遗存与长安塔、生态湿地公园等靓丽新景古今相望、协奏风雅,“灞柳风雪”中“折柳送别”已成千古佳话,古来多少佳句名篇,谱就灞水、灞柳、灞桥不朽文化符号,如今又走出陈忠实、王西京等一大批当代文化大家。灞桥生态环境优美,“八水绕长安、灞桥有其三”,浐、灞、渭三河穿流汇聚,生态治理工程实施以来,西安世园会成功举办,国家级灞桥湿地水利风景区建成开放,成就了蓝天白云下万倾水面、千倾湿地、数十里绿廊,重现了柳荫照水,蒲苇勃发,鱼虾竞泳,鹭凫潜翔之美景,与白鹿原、鲸鱼沟、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共同构成了西安城市的后花园。灞桥交通位置优越,自古就是帝都长安东出门户,水陆通运集散之地,如今多条国道(108、210、310、312国道)、省道(101、102省道)、高速公路(连霍、福银、京昆、沪陕、绕城高速)及铁路(陇海铁路、西康铁路、郑西高铁、西安铁路枢纽北环线)纵横穿越,长乐、咸宁、东三环等主要城市干道和多条地铁线路(1、3、5、6号线)有序穿插,形成了快捷便利,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灞桥发展前景广阔,西安市第四次城市规划修编以来,灞桥增加了近100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区域,在区域内自北而南,与西安国际港务区、浐灞生态区、西安灞河新区,形成了“四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近年来,灞桥区紧紧围绕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生态城区的目标,着力转方式、调结构、强基础、求创新、促发展,坚持专业化发展、板块化推进,以大规划引领大建设,推动区域跨越发展;以大融资推动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盘活土地资源,加快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以生态环境建设带动沿河区域开发;以城市开发、土地出让收益反哺工业园区建设、纺织旧城改造及民生工程,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年保持在全市前列,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进入了加快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跨越发展的关键期和区域价值的充分兑现期。

  2013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对灞桥发展的新要求,结合区情实际,深入调研论证,首次对全区产业发展进行规划,编制了覆盖全域、立足长远的《产业发展布局规划方案》,确立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生态城区的发展目标,明确了“三产并举、民生优先、四轮驱动、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着力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和现代都市农业三大产业,加快建设中部城市功能区、南部生态功能区、北部产业功能区和渭河南岸战略发展预留区四大功能板块。一年来,灞桥区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认真研判经济形势,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坚持实施项目带动和投资拉动战略,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201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69.03亿元,同比增长14.9%,增速位居全市区县第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5.69亿元,同比增长33.6%,增速位居全市区县第一;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0.9亿元,同比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3.9亿元,同比增长16.6%,增速位居全市区县第一,在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中被评为优化发展区。灞桥区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三产并举、民生优先、四轮驱动、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壮大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建设四大功能板块,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力打造都市形象靓丽、主导产业明晰、文化特色鲜明、自然环境优美的国际化大都市生态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