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
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具体参观点:西安纺织集团新厂区)
一、园区概况
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是西安市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办公室(现为西安灞河新区管委会)和西安市灞桥区人民政府于2009年4月批准设立的以承接西安地区纺织企业外迁改造为依托、以全省纺织产业链企业入园提升为基础,以吸引东南沿海纺织产业梯度转移为目标的专业化、新型综合产业园区。2012年,国务院批复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又有幸被列为西部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重点发展的3个专业园区之一。未来几年,这里将打造成为西部最大的都市型纺织服装产业平台和全国一流的纺织服装商贸中心。
二、产业定位
西安市现代纺织产业园区是以西安市纺织企业外迁整合和扩能提升为依托,以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以纺织服装、航天科技、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现代服务等产业为核心,与洪庆北部能源化工基地,中部向阳、庆华工业区连接成带,力争五年内打造年产值过百亿元的高新纺织技术和先进实用纺织技术的转化基地、民营纺织企业的创业基地和西部起点最高、规模最大、配套最全、产业链覆盖最广、产业聚集效应最强的旗舰型纺织产业园区。
三、园区建设情况
园区一期规划5平方公里,二期扩区将达20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300亿元,建成后将形成产值500亿元,税收10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8万个以上,并辐射蓝田、临潼乃至商洛、渭南的灞河东岸工业长廊。
(一)依托优势,加速推进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园区自2009年4月起,三年内已累计完成土地储备5000亩,政府有效资金达到16亿元,目前园区15公里市政道路已建成通车,6万平方米标准小区正式投入使用。同时建成自来水加压站1座,电力开闭所2座,自来水、天然气、电力、电信管沟约50公里,安装路灯400盏,绿化面积约8万平方米,园区污水处理厂及110kv变电站年内基本完工,一期5平方公里内将达到“七通一平”,具备各类企业入驻的条件。
(二)合理布局,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步伐
依照国家、省、市赋予的产业布局、发展定位和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园区按照“一年起好步、三年配套完、五年成规模、八年建成园”的发展战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2010年到2012年,园区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一期骨干路网已全部建成,配套设施全部到位,完成纺织企业搬迁和30个入园建设项目,生产总值达到5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初步建立适应国际化、现代化标准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形成省内一流专业园区的初步特征。
2013年到2015年,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园区基础和配套设施齐备,五园一带俩中心基本建成,自主创新能力、规模经济能力、国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新的突破,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以纺织产业为主体的新型工业体系得到确立,园区生产总值达到2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万个,达到西北地区一流园区标准。
2016年到2018年,园区计划累计完成投资300亿元,区域20平方公里开发建设全部完成,园区生产总值产值达到500亿元,地方税收1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累计达到8万个,成为辐射豫东、晋南、陇东及周边地区的西安城东工业长廊和新兴工业板块,建成纺织产业链条完整、技术领先,在全国独具特色的创新型专业化园区。
四、园区优势及发展潜力
(一)发达的交通路网
园区位于主城区东部,洪庆组团西部,灞河以东区域,距钟楼15公里,距东三环5公里,距西安绕城500米,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仅25分钟。园区内陇海铁路贯通东西,西康铁路连接南北,正在建设的西安地铁1号线经过此地。312、108国道直通园区腹地,连霍、福银、京昆和陕沪高速公路与西安绕城高速纵横交错,东三环、市区道路连结成网。随着高铁的建设,预计至2015年,可实现2小时到郑州、兰州、太原;3小时可到成都、重庆、武汉;4小时可到达北京,5小时可到达上海的一日经济圈。
(二)完善的功能配套
园区本着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齐备、设施完善、服务一流”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将斥巨资打造现代纺织产业园、服装产业园、先进制造业加工园、知名品牌区域次总部经济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商贸居住带、现代纺织品交易中心和现代纺织科研孵化中心的“五园、一带、两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起点为“七通一平”。西安纺织纤维检验所拟在园区设立办事机构。同时,规划中的幼儿园、中小学、医院、消防站等服务设施,也将陆续全面开工。
(三)优美的生态环境
园区周边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是西安市目前生态环境最佳的工业园区。这里依山傍水,与2011世界园艺博览会展园、陕西省最大的开放式湿地公园——灞桥滨河生态公园交相呼应。园区规划进行大面积植绿,绿化覆盖率超过40%,将创造出一个自然景观旖旎并且在陕西省内具有示范意义,具有高科技和高生态含量的,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新型环保工业园区。
(四)充沛的科技与人力资源
西安是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距园区10公里范围内聚集着西安工程大学(原西北纺织工学院)、西安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原陕西纺织建筑设计院)、陕西纺织科研所等纺织行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力量十分雄厚。同时,西安作为传统的纺织、印染基地,人才底蕴深厚,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熟练工人,形成了科研、管理、生产不同层面的人才链。
(五)一流的服务环境
园区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项目审批、规划、土地、建设、市政等相关手续可在市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办公室一次办结。同时,自园区管委会成立之时起,就成立了专门的入园企业服务科,为入园企业进行全方位跟踪服务,园区按照“引进来、扶上马、送一程”的要求,每个项目都由专人集中精力做好各项协调服务工作,切实为企业服好务。
五、园区对全省承接纺织产业转移的影响
纺织工业是我省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本省曾经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多年来实现快速发展,但是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也日渐凸显,原有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模式已无法适应政府规划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我省最大的国有破产企业唐华集团实施政策性破产,甩掉26.86亿元的沉重历史包袱的同时,也给政府带来4.2万纺织职工的就业问题,再加之大量东部沿海纺织类企业也面临要素制约加剧,成本上涨较快,竞争优势减弱等问题,新型的产业园区承接纺织产业转移迫在眉睫。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区作为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园区之一,担负着我省纺织产业振兴的重要使命。截止目前,园区已经引进企业()家,合同资金达到()亿元。其中西安纺织集团新厂区、陕西路安特家纺用品有限公司、浙江咏春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北京华佰利供热中心等一批项目已开工建设,通达铁路器材有限公司、陕西金翼服装有限公司、云裳服饰、赛狮鞋业、安旗食品、西微电力、力得工贸已投产。通过坚持不懈的大手笔规划、大气魄投入、大力度建设,一个以带动省内经济发展,促进就业,优化环境,承载功能显著的现代工业园区已具雏形。届时,园区将抓住西部开发战略机遇,发展棉纺织、丝绸、服装及其他特色产业,以“立足资源、发展边贸、突出重点、强化特色”为原则,对提升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发展规划、改善民生做出贡献。
西安纺织集团新厂区建设有关情况:
“纺织城”是西安无人不知的老工业基地,这里曾经辉煌过,也经历过落寞的伤痛。“十一五”期间,“纺织城”坚持“破产”不破“生产力”,把“历史包袱”变成优势资源。
西安纺织集团就是在原陕西唐华集团政策性破产终结后,由西安三棉、西安四棉、西安六棉、西安新隆工贸公司等4家企业组建的国有独资企业。西安纺织集团四户企业设备陈旧,市场竞争力差,生产难以为继。西安纺织集团的产新厂区主厂房项目的开工建设,是振兴西安纺织产业的支撑项目,也是纺织城区综合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整体部署,西安纺织集团实施压锭改造、产能升级,生产厂区整体迁入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区,全力打造一流现代化纺织企业。按照规划,新厂区生产规模为30万纱锭,建设分步实施。
新厂区占地580亩,此次新建车间厂房、仓库、综合楼、职工宿舍、食堂、浴室、停车场等设施,建筑面积19.5万平方米,投资约2.8亿元,由西安建工集团代为建设。
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20万纱锭、820台喷气织机,计划总投资11.6亿元,投产后预计销售收入年可达8亿元,实现利税近亿元。届时,一个具有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化的棉纺织企业将矗立在西安的东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