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手杖往地里一插,每一株水稻就把自己生长快慢、枝叶消长、植株高矮告诉了他……他用手杖拨开一株水稻,摇摇摆摆的水稻就把茎干的质地、能不能抗倒伏和稻穗落粒性告诉了他……他用手杖在稻根下一划拉,水稻抖抖枝叶,把有没有染上病虫的信息告诉了他……
“神奇的手杖”成为他“丈量”和“倾听”水稻的“度量衡”、“听诊器”。
“这看似简单,但是实践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没有丰富经验,就绝对没有这样的悟性”,负责品种鉴定试验的徐加平几乎用了10年时间才领悟出如何用手杖“丈量”水稻的活力。而手杖不离身的李开斌右手肘腕关节肌腱严重劳损,时常疼得难以向下翻转,损伤部位让医生觉得匪夷所思:“你不像是运动员啊?”
3.几十年如一日育种:每天站十几小时 开颅手术后缠绷带下田
盛夏,水稻抽穗,谷花绽开。2010年的这个时候,李开斌第一次请了病假,上昆明做开颅手术,切除脑瘤。
其实早在两个多月前,李开斌就检查出脑里长了个瘤子,而且已经压迫视神经。视力模糊的他一直隐瞒病情,连妻子都是手术前才知晓。
黄兴文至今还在疑惑,一辈子参悟稻禾此消彼长的李老师是不是早已顿悟人生的春发秋落,不然他怎能做到那么淡定?
4月还是在欢笑中,他带领大家完成水稻移栽。
5月进入水稻授粉黄金期,他在40度高温、70%湿度的温室里蹲了一个月。
6月的每一天,他一如既往和助手下田调查。
工作有条不紊推进,安排落实依然细致周到,没人发现他有异常,没人知晓他即将出门。
更让人吃惊的是,出院20多天,刚刚失去亲人,刚刚闯过生死大关的李开斌头上还缠着厚厚纱布,在妻子的搀扶下,来到基地选种。
李开斌与他的超级水稻。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