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摘要 : 已知存世的“永乐款”刺绣唐卡仅有三件,其余两件均藏于西藏拉萨大昭寺,因此该拍品弥足珍贵。

  高价有因

  艺术性工艺性成就最贵唐卡

  这件唐卡已经是四次进出佳士得:早于19世纪40年代就辗转流入西方,1977年首次出现在伦敦佳士得拍卖现场,并以7000英镑的价格被一位印度收藏家拍下。之后这幅唐卡再次于1994年以100万美元在纽约佳士得获得易手。最近的一次露面则是在2002年香港佳士得的拍卖上,当时创下3087万港元新纪录。之后这一纪录一直被它所保持。此次再次闪亮登场于香港佳士得,以单一拍品专拍形式亮相。

  在北京翰海拍卖佛像法器部主管一西平措看来,这件作品的价格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他从多个方面分析了这件拍品高价的原因,“首先是该作品为全球尺幅最大的唐卡作品,且艺术性非常高,工艺性很强,是一批顶级工匠经过做丝、染色、刺绣等层层步骤交织出这么多色彩,单是红色就有深红、浅红等四种;其次是它的出身,来自宫廷的唐卡非常罕见,在史料价值上,它能反映出当时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最后是它在佛教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佳士得中国瓷器及艺术品部主管曾志芬亦给出了相似的观点,“该拍品极具艺术价值,首先其年代久远却仍艳丽如初,其次是尺寸巨大,最关键是做工考究”。

  市场现状

  存世量少形成规模不容易

  虽然在国外拍卖唐卡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内地拍卖行还鲜有涉足这一领域的公司。近些年有些零星标的出现,但尚未形成做专场拍卖的趋势。究其原因,一西平措说,唐卡与其他佛教艺术品不太一样,“只有藏传佛教艺术有唐卡,它被框定了,局限性太大,所以存世量非常少,尤其是20世纪以前的唐卡作品,即便市场好了,要形成大规模的专场也不太容易”。

  尽管近些年有藏家陆续走进这一领域,尤其是这两年,新晋藏家有成倍增长的趋势,但由于旧唐卡的存世量少,加之大家对唐卡收藏知识的缺失,很多所谓的唐卡购买者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唐卡收藏家。一西平措说,“很多人买的是新唐卡,即存世50年以下唐卡,尤其是近20年的作品,源头很多,且受到内地定制的需求,风格上呈现出多样化”。这一部分人很难说是唐卡的收藏者。

  一西平措认为,从市场走向来看,未来老唐卡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但这一两年由于经济形势的影响,老一代的收藏家可能后继乏力”。

  何谓唐卡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本教作品。

  艺术特色唐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

  专家点评

  一西平措(翰海拍卖佛像法器部主管)

  带动唐卡收藏潮

  首先,刘益谦此举无疑能带动唐卡收藏的热潮,不仅是对原有藏家的鼓舞,关键是还能带动一些新藏家;其次,能带动整个社会、乃至全球对藏传佛教文化的关注度,也比较符合目前国家的一些文化政策。

  这件拍品是特例

  对市场的正面影响肯定有,但没有想象那么大。这件拍品的价格是个特例,因为市场上见不到这种水平的东西,唯一性决定其天价。这好比说齐白石画个苍蝇能卖天价,对于螃蟹虾米影响就不大,前者是绝无仅有,错过了也许这辈子没机会再买到,后者有的是,什么时候都能买。钱多任性的同志(刘益谦)打电话来说的一句话我最认同:历史往往就是一瞬间的闪念造成的,也许错过就错过了。(文字来源:京华时报)

编辑:曹静

相关阅读

上一篇:乌鲁木齐遇大风黄沙侵袭 城市上空现两重天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