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3日,湖南张家界,漂浮在湖面上的高尔夫球“极限19洞”果岭。 CFP供图 湖南张家界景区旁建高尔夫球场 政府开始清理整顿
2015年1月31日消息,湖南省张家界市。发端于苏格兰的高尔夫运动,于上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后,逐渐发展成了“富人游戏”,成为一种身份象征。
显见的是,国内的高尔夫球场往往讲究“贪大求全”,各类问题日益突出。 早在200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一律不得批准建设新的高尔夫球场项目。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1月30日报道称,张家界的天门山景区以及武陵源核心景区违规建起了高尔夫球场。这被认为是把中央禁令当成了“废纸”。
从2014年7月开始,全国掀起了一场高尔夫球场整治运动,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中央11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落实高尔夫球场清理整治措施的通知》。而这次整治也被业界称为继2004年之后的政策紧箍咒。
该文件明确,全国各地高尔夫球场按照取缔、退出、撤销、整改四类要求进行处理。取缔类球场必须在2014年12月31日结束,退出和整改工作则都必须在2015年6月30日前完成。
由此,多地政府开始对高尔夫球场清理整顿。据媒体报道称,自2014年9月至年底,北京至少关闭了12家高尔夫球场。
与此同时,最早兴建高尔夫球场的广东,也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清理整顿。
在广东省政府拟定的100家需要进行清理整顿的高尔夫球场名单中,5家将被取缔,8家退出,7家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