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平凡的世界》导演:我知道陕西观众会不满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15-02-28 07:20:07 编辑:白玫 作者:解晨红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平凡的世界》精神内核

  把苦难转化为动力温暖而励志

  从小说到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穿越时光而来,在当今社会依旧能产生巨大反响,是什么让文学的生命力从电视剧中迸发而出?延安大学学者厚夫认为,主要是因为这是一部具有温暖情怀与励志功能的小说,作家把苦难转化为一种前行的精神动力,为读者提供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路遥是新时期坚持书写当代社会变革以及普通人生存与命运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最早给这部长篇小说取名为《走向大世界》,决心要把这一礼物献给“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厚夫认为,读者对《平凡的世界》的认可是因为,这部作品是用温暖的现实主义的方式来讴歌普通劳动者的文学作品。与《人生》相比,《平凡的世界》更具有人性的高度,作家把苦难转化为一种前行的精神动力。

  “描写苦难的新时期作家不乏其人,但真正把苦难转化为一种精神动力的作家却并不多,路遥当属其中之一。这部小说在展示小人物艰难生存境遇的同时,极力书写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的美好心灵与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作品中的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青年人,但他们自强不息,依靠自己的顽强毅力与命运抗争,追求自我的道德完善。其中,孙少安是立足于乡土,矢志改变命运的奋斗者;而孙少平是拥有现代文明知识、渴望融入城市的‘出走者’。他们的故事构成了中国社会普通人人生奋斗的两极经验。”厚夫说。

  此外,在《平凡的世界》中还传达出一种温暖的情怀。厚夫说,路遥对小说中的人物寄予了同情心,即便是作品中的一些消极人物,如乡土哲学家田福堂、游手好闲的王满银,善于见风使舵的孙玉亭,甚至傻子田二的身上,都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出人性的光彩。

  小说中有大量关于人间亲情的描写,孙玉厚一家中,孙玉厚勤劳朴素、忍辱负重,他的儿女孙少安、孙少平、孙兰香等自强自立、善解人意、乐于助人。小说还书写了美好的同学之情、朋友之情、同事之情、乡邻之情等人间美好的情感。

  华商报记者 狄蕊红

  特别鸣谢以下人士接受华商报采访并提供重要信息:

  著名作家:贾平凹、高建群

  著名评论家:李星

  路遥长篇传记读本《平凡世界里的路遥》作者:张艳茜

  《路遥传》作者:厚夫

  纪录片《路遥》导演:田波

  《平凡的世界》导演:毛卫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