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文化是篇大文章,如何实现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
省文化厅厅长刘宽忍说,陕西在贯彻总书记思路上,正在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大量历史古籍的保护,位于省图书馆的古籍保护中心,将把所有古籍做成“电子版”、数据库。第二件事是,让各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能活
起来,计划将非遗产品跟社会生活结合,和百姓就业结合,让群众在自家门口,学习这些手工艺传承文化,利用这些手艺实现致富就业,创造经济效益。
省内要多搞几个像西安永兴坊这样的地方。省文化厅正在配合商务厅选址。千阳刺绣、户县农民画、耀州窑、安塞剪纸、华县皮影、富平黑陶……都具有实物产品,在传承人带动下,在产品保护地进行生产性保护,我们正在探索怎样给他们搭一个平台。要保证社会效益,也要通过适度的产业开发,让这些传承人能生活致富。此外,考虑如何发掘广大丝绸之路文化产品,更好地传承传播文化。
华商报记者 孙洪伟 陈琳
编辑:刘超
相关热词搜索:致富 传承人 就业 传承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电子版 古籍 HSB 千阳 黑陶
上一篇:不出家门 动动手指就能看遍陕西省120家博物馆 下一篇:陕发布2014消费维权十大案例 微信点赞不兑现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