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重点
基层就医、降低负担、提升服务
对下阶段的改革,屈谦表示,工作重点将放在完善基层综合改革,引导群众基层就医;实施医药费用综合控制,降低群众就医负担;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
具体来看,将着力提升基础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合理调整各级医疗机构医保报销政策,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常见病、多发病的报销比例,降低大型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引导群众基层就近就医。
而在降低群众就医负担方面,将推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医保基金年度预算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医保付费总额控制,结合疾病临床路径管理,推行单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明年起全面实施50种单病种付费。同时,将加强医疗服务行为监管,严格控制医疗机构购置大型医疗设备,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检验价格。推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测结果互认、处方点评和一日清单制,加大对重复检测、开大处方、滥用药品等行为的监管力度。
此外,下一步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方面,也将大力推行优质护理服务,规范医疗行为,优化服务模式和服务流程,简化挂号、就诊、检查、收费、取药等流程,明显缩短病人等候时间,方便群众就医,改善群众就医感受。
人大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 破解体制机制障碍
通过认真分析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市人大调研组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调研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应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实行“医保、医药、医疗”联动改革机制,巩固和提高改革成效;建立财政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为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针对我市医改面临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基本药物制度、医保支付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调研组也给出了具体建议,比如,建议鼓励社会办医。支持社会资金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的医疗卫生领域,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建议加快推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等支付方式。实行总额控制与分项控制的复合结算制度,既管住总费用,又管住“过度医疗”和“大处方”;建议调整地方基药目录。增补有利于基层医院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康复、肿瘤后期治疗的药品。
编辑:唐桂涛
相关热词搜索:重庆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