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80后的数学老师被邀至英国中学讲课 须会玩微信

社会新闻 钱江晚报 作者:沈蒙和 2015-05-01 08:04:24
[摘要]让邹老师印象最深的是,面试时对方在电话里反复强调,希望他在英国上课时,能用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

  这两天,两位英国BBC工作人员在杭外剑桥高中露面。据说,他们这次专程来杭州,就是为了跟拍这所学校的数学老师邹海连。确切地说,应该是“继续”跟拍,因为今年3月,邹老师已经在他们的镜头下呆了1个月,但地点是在英国一所中学。

  事情的起因,是英国BBC广播公司启动了一个研究项目—“中国化的英国学校”,他们在英国顶尖的公立学校博航特中学开设“中国实验班”,不仅全天作息安排和中国学校相同,所有课程也都由中国老师来上,并且全程跟拍,打算录制成纪录片。

  邹海连是这个项目的中国老师之一。

  “他们想多了解一些学校的情况,并进入了我的课堂拍摄,为纪录片寻找更多的元素。明天,他们还会到我家里补拍镜头。”

  邹老师说,他能被英国的这个项目选中,真的不容易。“他们挑选老师非常严格,我前后花了半年时间,才通过了主办方设置的重重关卡。国内最终成行的老师只有两位,另一位是南京外国语学校的英语老师。”

  能过五关斩六将,被英国BBC选中去英国教书一个月,邹海连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呢?

  是个80后,有浙大的硕士学位

  钱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邹海连是个80后,在浙大数理统计专业拿到硕士学位后,到杭外任教,已经有9个年头。现在的QQ签名是IGCSE A-Level 课程数学教师。

  和多数老师一样,邹老师很健谈,尤其是说到他的数学课;和普通数学老师不一样的是,说着说着他会突然冒出一两个英文单词,不认识他的学生多数会以为他是一位英语老师。

  “我是教数学的。”邹老师强调,“只不过平时是用英语上数学课。”他用英语上数学课,是到杭外任教的第3年,被调去剑桥高中部教数学开始的。

  邹老师的数学课,看上去蛮西式的。每节课上,他都会拿出一部分时间和学生互动,甚至提问完毕就走下讲台,跑到学生中间,旁若无人地一对一讨论起来。“因为班里学生就30个左右,所以课堂上有足够的交流时间,能让学生想、让学生说。”

  但和真正的英国老师比,邹老师觉得自己的课蛮中式的。比如,他备课非常仔细,会预估课堂、学生会发生的各种状况,并想好应对解决方案。哪怕就是选几道例题,也要想好前后顺序,和题目对应的知识点。“就像在帮学生设计学习路线,国外老师一般不会这么仔细。”邹老师说。

  用英语上数学课是“中标”原因

  在邹老师中西结合的课堂里待过的学生,成绩都蛮好的。去年他带的两个班,几乎人人是A或A+。

  邹老师觉得,自己会被BBC相中,肯定不是因为带的学生成绩优秀。“主要还是语言水平,国内能用英语上数学课的老师确实不多。”

  为练好英语上数学课,邹老师没少花力气。“读研究生那会儿,要看文献写论文,所以我的书面英语还行,口语不怎么样,于是经常去浙大英语角练习,或者看看美剧。后来到杭外教书,英语氛围就更好了,日常对话基本没问题。”

  邹老师说,他记得在学校用英语上的第一节数学课,花费了比平时多几倍的时间来备课。用他的话来说,那真是硬着头皮上:先是梳理等边三角形之类的数学专用名词,再把原来的教案统统翻译成英文。担心讲到一半卡壳,或者遇到突发状况,他还将课堂上可能会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

  邹老师就是这么讲着讲着,把数学课说溜了。“没啥诀窍,就是上课练出来的。”

  去英国上课,难不难

  挑选很严格,必须要过四关

  要被BBC相中,去英国给英国中学生上课有多难?邹老师说,自己算了一下,一定要过四关。

  第一关,要会玩微信,因为如果信息不灵通,就没有这次机会。

  据了解,这次BBC寻找中国老师,并没有在国内媒体刊发该消息。去年9月,邹老师第一次听说这个消息,是学生发微信告诉他的。接着,有两位同事也从在英国留学的学生那里听到了该消息,都不约而同把消息转发给他,鼓动他去试一试。

  第二关,教龄满5年,能全英文教学。

  邹老师回忆,BBC在选人时,开出的3项基础条件,拦住了绝大多数老师的脚步:第一,该项目要在中国基础教育体系内寻找老师;第二,这些老师从事英语语法、数学、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教学工作,至少满5年,少半年都不行;第三个条件是最难的,这些老师还要具备全英文教学的能力。

  邹老师在杭外剑桥高中任教多年,平常都是用英文给学生上数学课,所以入围了BBC的初选。

  第三关,面试要过三、四轮。

  邹老师说,他给BBC投了简历,没过多久就收到了面试通知,而且不止一次。“光是电话面试就有三、四次,每次起码要谈半小时以上,最长的一次谈了整整一小时。”

  具体的面试内容,他记不大清楚了:“主要是核实我的情况,包括教育经历、教学方法,和这个研究项目的契合度等。另外,他们也向我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来龙去脉。”

  让邹老师印象最深的是,面试时对方在电话里反复强调,希望他在英国上课时,能用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

  第四关,要进行心理测验。

  在所有的程序差不多时,BBC又专门找了一家独立机构,评估邹老师的心理状况。

  那次测试是通过网络在线完成的,总共花了1小时。“从题目上看,主要是测试有没有心理创伤,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抗压能力等。”邹老师回忆说,“当时觉得英国人挑老师蛮慎重的,后来听说德国航班失事,可能是由于副驾驶患严重抑郁,我就觉得这样的测试真的有必要。老师要面对那么多孩子,心理健康可能比教学水平更重要。”

  当然,开朗健谈的邹老师很顺利地通过测试,在去年12月底,被确定录用。今年2月底他飞赴英国,给50名英国学生上了一个月的数学课,同时还担任了该实验班的班主任。 本报记者 沈蒙和

编辑:王秋阳

相关热词搜索:80后 美剧 数学老师 数学教师 英国留学 数学课 南京外国语学校 讲课 实验班 英国BBC

上一篇:河南女子救援队配"防狼神器" 伪落水者难伸咸猪手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